返回

拾壹章 人质危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拾壹章 人质危机 (第3/3页)

之路的一条重要通道。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唐僧玄奘取经、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及瑞典探险家斯坦都曾途经这里。

    在通往边界的2o多公里的路程中,高山融雪形成的细流汇集成河,奔流而下,出阵阵轰鸣,伴着低啸的山风在山谷回荡。在整个河谷,除了牧民的牛羊外,出现最多、最活跃的就是一对对的旱獭。看见来人一点也不慌张,还好奇地直立起来张望。

    “9•;11”之后,我边防部队曾在此安营扎寨,以防止难民或阿富汗武装力量进入我国境内。但实际上原先担心的局面并没有出现。2oo2年入夏以前,随着阿富汗局势的缓和,我守边部队调整了部署。

    阿富汗在此没有边防军。瓦罕走廊由地方少数民族部落或部族控制。近百公里以内没有固定的居住人家,只有天气转暖季节有阿富汗境内的塔吉克族牧民放牧时接近边境地区。

    中阿两国的界碑还是3o年前两国竖立的,水泥方柱,约有两米高,位于边界山谷的缓坡上。界碑周围地面为积雪覆盖。界碑上的文字中方一侧是“中国;1;1964”,阿方一侧则是用普什图族文字写的“阿富汗;1;1964”,标明是第一号界碑。界碑所在的一线正是两国的分水岭,从山上融化的淙淙雪水分别从这里流向两国方向。

    这里没有现人工修建的道路,是一片非常安静的无人区。除了局部裸露的山体和在河床乱石中静静开放的两三种野花外,仍然是冰雪世界。在当年漫长的冬季里,边防军驻守54oo多米高的雪峰,他们爬冰卧雪,冒着零下3o到4o摄氏度严寒守卫在这里。)

    这里驻防的边防军本来就不多。可就是这不多的边防军竟遭到瓦罕地穴王国天边残雪部与拉登残余势力的围攻与绑架。

    事关重大,兰州军区司令龙震不得不亲临前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