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 我的家乡阿富汗瓦罕走廊 (第2/3页)
拔563o米的雪峰,北至海拔5698米的克克拉去考勒雪峰。此边界线是全世界时差最悬殊的陆地边境(阿富汗和中国相差3个半时区),也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陆地边境之一。
2o世纪9o年代中期以来,塔利班控制着阿富汗9o%以上的国土,但瓦罕走廊一直由北方联盟控制,远离阿富汗战火,因此不存在难民问题。[1][4]
编辑本段
居民经济
瓦罕走廊地貌图
瓦罕走廊共有居民约1o,6oo人(2oo3年),[2]东部地区主要居民为吉尔吉斯人,西部地区主要居民为塔吉克人,都信奉伊斯兰教,属于游牧部落。
瓦罕走廊大部分地区都是干旱缺水的沙漠,仅有极少量的耕地,居民基本靠天吃饭。瓦罕走廊南部的山麓地带零星分布着一些高山牧场,雨季时易遭山洪袭击。整个瓦罕走廊是阿富汗最为贫瘠的地区,[1]居民面临着贫困、缺乏粮食、医疗和教育以及毒品、恐怖主义等一系列问题。
相关报道
瓦罕走廊里到底有什么?它为什么被称为中国最复杂边境?五一假期期间,环球网组织了一支特别报道团远赴南疆,实地探访神秘的瓦罕走廊。
附:环球报报道:走进中国西部边境军事禁区:神秘的瓦罕走廊
瓦罕走廊外:世界上最主要军事力量的角逐场
瓦罕走廊位于“世界的肚脐”--帕米尔高原之上,是中国最复杂的边境,也是中亚地区最复杂的边境通道。瓦罕走廊为东西走向,长约4oo公里,连接中国、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四国。其中在我国境内长约1oo公里,南北宽约3至5公里,最窄处不足1公里,平均海拔4ooo米左右;其余3oo公里在阿富汗境内,最宽处约75公里。瓦罕走廊北依帕米尔高原南缘与塔吉克斯坦相邻,南傍兴都库什山脉最险峻高耸的东段与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尔相接,西起阿姆河上游的喷赤河及其支流帕米尔河,东接我国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瓦罕走廊的形成是英俄两大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19世纪末,俄英两国为了避免在瓜分中国帕米尔地区时爆冲突,背着中国签署了《关于帕米尔地区势力范围的协议》,不但划定两国瓜分帕米尔的势力分界线,而且将兴都库什山北麓与帕米尔南缘之间的狭长地带划作两国间的“缓冲地带”,瓦罕走廊就这样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领土的卑鄙行径下产生了。
911事件后,美国动了阿富汗反恐战争,战争虽然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却没能彻底摧毁塔利班。阿富汗动荡的局势改变了中亚地区的战略态势,北约联军的进驻、阿富汗塔利班势力的死灰复燃、巴基斯坦塔利班的迅崛起、印度在塔吉克斯坦获取军事基地、俄罗斯不断加强在中亚的军事存在……世界上几支最主要的军事力量在瓦罕走廊之外的土地上展开了激烈较逐,境外复杂的局势让这条狭小的通道对中国的战略意义不断提升。
初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