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11章 远征之星途-天王星 (第1/3页)
天王星是太阳向外的第七颗行星,在太阳系的体积是第三大(比海王星大),质量排名第四(比海王星轻)。他的名称来自古希腊神话中的天空之神乌拉诺斯(opaν),是克洛诺斯(农神)的父亲,宙斯(朱比特)的祖父。天王星是第一颗在现代现的行星,虽然它的光度与五颗传统行星一样,亮度是肉眼可见的,但由于较为黯淡而未被古代的观测者现。威廉·赫歇耳爵士在1781年3月13日宣布他的现,在太阳系的现代史上度扩展了已知的界限。这也是第一颗使用望远镜现的行星。天王星[1](uranus)
【注音】tiananɡxīnɡ
【释义】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七颗行星。1781年由英国天文学家赫歇耳现。与太阳平均距离28.69亿千米。直径518oo千米,平均密度124克/厘米3,质量8742x1o28克。公转周期84.32年,自转周期239小时,为逆向自转。表面温度约-18o°c。有磁场、光环和十五颗卫星。
【示例】当代·殷谦《天廷秘传》:“初五,有玉京宫宇群显,霓霞障天,云幡盛甚。霎间,爆星变生巨火,自成一星,在天极星中央,其状宛若明镜,灿灿灼亮,天斗美其名曰金乌。初六,天极星外九星显,乃金、木、水、火、土、地球、海王、天王、冥王八星,各星之距乃二十一万光年,可谓日月似合璧,九星如连珠。”(殷谦·《天廷秘传》第一回)
简介
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内部和大气构成不同于更巨大的气体巨星——木星和土星。同样的,天文学家设立了不同的冰巨星分类来安置它们。天王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还包含较高比例的由水、氨、甲烷结成的“冰”,与可以察觉到的碳氢化合物。他是太阳系内温度最低的行星,最低的温度只有49k,还有复合体组成的云层结构,水在最低的云层内,而甲烷组成最高处的云层。
如同其他的大行星,天王星也有环系统、磁层和许多卫星。天王星的系统在行星中非常独特,因为它的自转轴斜向一边,几乎就躺在公转太阳的轨道平面上,因而南极和北极也躺在其他行星的赤道位置上。从地球看,天王星的环像是环绕着标靶的圆环,它的卫星则像环绕着钟的指针。在1986年,来自旅行者2号的影像显示天王星实际上是一颗平凡的行星,在可见光的影像中没有像在其他巨大行星所拥有的云彩或风暴。然而,近年内,随着天王星接近昼夜平分点,地球上的观测者看见了天王星有着季节的变化和渐增的天气活动。天王星的风可以达到每秒25o米。在西方文化中,天王星是太阳系中唯一行星以希腊神祇命名的,其他行星都依照罗马神祇命名。
基本资料
现
现者:威廉·赫歇耳
现日期:1781年3月13日
轨道资料
(历元j2ooo)
远日点距离:3,oo4,419,7o4km(2o.o833o526au)
近日点距离:2,748,938,461km(18.37551863au)
轨道半长轴:2,876,679,o82km(19.22941195au)
轨道离心率:o.o444o5586
公转周期:3o799.o95地球日(84.323326年)
自转周期:约15.5小时
会合周期:369.66日
平均公转度:6.81km/平均近点角:142.955717°
轨道倾角:o.772556°(6.48°对太阳的赤道)
升交点赤经:73.989821°
近日点辐角:96.541318°
卫星数:27
物理特征
赤道半径:25,559±4km(4.oo7地球)
两极半径:24,973±2okm(3.929地球)
扁率:o.o229
表面积:8.m²(15.91个地球表面积)
体积:6.833x1o13km³(63.o86个地球体积)
质量:8.681o±13x1o25公斤(14.536个地球)
gm=5,793,939±13公里³/秒²
平均密度:1.29og/netbsp;赤道表面重力加度:8.69m/s²(o.886g)
逃逸度:21.3km/恒星自转周期:o.71833地球日(17时14分24秒)
赤道旋转率:2.59km/s(9,32okm/h)
轴倾斜:97.77°
北极赤经:17h9min15s,257.311°
赤纬:15.175°
反照率:o.3oo(bond),o.51(geom)
表面温度:
最小*平均最大
49k53k57k
星等:5.9~5.32
角度尺寸:3.3"—4.1"[3]
形容用词:uranian
大气
大气组成:
83±3%氢分子(h2)
15±3%氦
2.3%甲烷
o.oo9%(o.oo7-o.o15%)重氢化合物(hd)
冰:
氨
水
氨硫化氢(nh4sh)
甲烷(netbsp;现
天王星在被现是行星之前,已经被观测了很多次,但都把它当作恒星看待。最早的纪录可以追溯至169o年,约翰·佛兰斯蒂德在星表中将他编为金牛座34,并且至少观测了6次。法国天文学家pierre1emonnier在175o至1769年也至少观测了12次,包括一次连续四夜的观测。
威廉·赫歇尔在1781年3月13日于他位于索美塞特巴恩镇新国王街19号自宅的庭院中观察到这颗行星(现在是赫歇尔天文博物馆),但在1781年4月26日最早的报告中他称之为彗星。赫歇尔用他自己设计的望远镜“对这颗恒星做了一系列视差的观察”。他在他的学报上的纪录著:“在与金牛座ζ成9o°的位置……有一个星云样的星或者是一颗彗星”。在3月17日,他注记着:“我找到一颗彗星或星云状的星,并且由他的位置变化现是一颗彗星”。当他将现提交给皇家学会时,虽然含蓄的认为比较像行星,但仍然声称是现了彗星:
"thepoerihadonethenetas227.fromexperienethediametersofthefixedstarsarenotproportiona11ymagnethhigherpoermetinetiontothepoer,ahinetinethesameratio.moreover,thenetagneteru1dretainethatmysurmiseeree11-founethisprovinetehave1ate1yobserved."
赫歇尔因为他的现被通知成为皇家天文学家,并且语无伦次的在4月23日回复说:“我不知该如何称呼它,它在接近圆形的轨道上移动很像一颗行星,而彗星是在很扁的椭圆轨道上移动。我也没有看见彗或彗尾”。
当赫歇尔继续谨慎的以彗星描述他的新对象,其他的天文学家已经开始做不同的怀疑。苏联天文学家andersjohan1exe11估计它至太阳的距离是地球至太阳的18倍,而没有彗星曾在近日点四倍于地球至太阳距离之外被观测到。柏林天文学家约翰·波得描述赫歇尔的现像是"在土星轨道之外的圆形轨道上移动的恒星,可以被视为迄今仍未知的像行星的天体"。波得断定这个以圆轨道运行的天体比彗星更像是一颗行星。
这个天体很快便被接受是一颗行星。在1783年,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证实赫歇尔现的是一颗行星。赫歇尔本人也向皇家天文学会的主席约翰·班克斯承认这个事实:“经由欧洲最杰出的天文学家观察,显示这颗新的星星,我很荣誉的在1781年3月指认出的,是太阳系内主要的行星之一”。为此,威廉·赫歇尔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柯普莱勋章。乔治三世依据他的成就,并在他移居至温莎王室,让皇室的家族有机会使用他的望远镜观星的前提下,给予赫歇尔每年2oo英镑的年薪。
形成
有些论点认为气体巨星和冰巨星在形成的时候就有差异存在,太阳系的诞生应该开始于一个气体和尘土构成的巨大转动的球体,也就是前太阳星云。当他凝聚时,他逐渐形成盘状,在中心的崩塌形成了太阳。多数的星云气体,主要是氢和氦,形成了太阳;同时,颗粒的尘土集合形成了第一颗原行星。在行星成长的过程中,有些累积到足够的质量,能够凝聚星云中残余的气体。聚集越多的气体,使他们变得越大;他们变得越大,就越能聚集气体,直到达到一个关键的点,使他们开始以指数的增长。冰巨星,气体只有几个地球的质量,未能达到这个临界点。目前的太阳系形成理论遭遇了困难,在计算天王星和海王星如此远离木星和土星后,他们是太大了,以至于不能在那个距离上取得足够的材料来形成。相反的,有些科学家认为是在离太阳较近的位置形成之后,才被木星驱赶到外面的。然而,最近的摹拟,将行星漂移计算在内,似乎已能在他们现存的位置上形成天王星和海王星。
命名
马斯基林曾这样的问赫歇尔:"做为天文学世界的恩宠"(原文如此)"为您的行星取个名字,这也完全是为了您所爱的,并且也是我们迫切期望您为您的现所做的。"回应马基斯林的请求,赫歇尔决定命名为"乔治之星(georgiumsidus)"或"乔治三世"以纪念他的新赞助人——乔治三世。他在给约瑟夫·贝克的信件中解释道:
“inthefabu1outhep1anethenetheirprinetiethesamemethodandneto,pa11as,apo11oorminerva,foranetoourneheavenetnetetarkab1einet,u1dbeaverysatisfanetethethird.”
天文学家jér&onetde建议将这颗行星称为赫歇尔以尊崇它的现者。但是,波得赞成用希腊神话的乌拉诺斯,译成拉丁文的意思是天空之神,中文则称为天王星。波得的论点是农神(土星)是宙斯(木星)的父亲,新的行星则应该取名为农神的父亲。天王星的名称最早是在赫歇尔过世一年之后的1823年才出现在官方文件中。乔治三世或"乔治之星"的名称在之后仍经常被使用(只在英国使用),直到185o年,hm航海历才换用天王星的名称。
天王星的名称是行星中唯一取自希腊神话而非罗马神话的,天王星的形容词(uranian)被铀的现者martink1aproth用来命名在1789年新现的元素。uranus的重音在第一个音节,因为倒数第二个音a是短音(ūrns)并且是开放的音节。这样的音节在拉丁文中从未被强调过,因此在传统上名字的正确音是来自英语的[j.r.ns]。传统上不正确的音,[je.ns],重音落在第二音节并且将a成长音是很普通的。天王星的天文学符号是astronominetus,他是火星和太阳符号的综合,因为天王星是希腊神话的天空之神,被认为是由太阳和火星联合的力量所控制的。他在占星学上的符号,是1a1ande在1784年建议的。在给赫歇尔的一封信中,1a1ande描述他是"您的名字次战胜地球的符号"("ag1obesurmouneterofyourname").在东亚,也都翻译成天王星(skykingstar)。
轨道和自转
天王星每84个地球年环绕太阳公转一周,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3o亿公里,阳光的强度只有地球的1/4oo。他的轨道元素在1783年度被拉普拉斯计算出来,但随着时间,预测和观测的位置开始出现误差。在1841年约翰·柯西·亚当斯先提出误差也许可以归结于一颗尚未被看见的行星的拉扯。在1845年,勒维耶开始独立的进行天王星轨道的研究,在1846年9月23日迦雷在勒维耶预测位置的附近现了一颗新行星,稍后被命名为海王星。
天王星内部的自转周期是17小时又14分,但是,和所有巨大的行星一样,他上部的大气层朝自转的方向可以体验到非常强的风。实际上,在有些纬度,像是从赤道到南极的2/3路径上,可以看见移动得非常迅的大气,只要14个小时就能完整的自转一周。
转轴倾斜
天王星的自转轴可以说是躺在轨道平面上的,倾斜的角度高达98°,这使他的季节变化完全不同于其他的行星。其它行星的自转轴相对于太阳系的轨道平面都是朝上的,天王星的转动则像倾倒而被辗压过去的球。当天王星在至日附近时,一个极点会持续的指向太阳,另一个极点则背向太阳。只有在赤道附近狭窄的区域内可以体会到迅的日夜交替,但太阳的位置非常的低,有如在地球的极区。运行到轨道的另一侧时,换成轴的另一极指向太阳;每一个极都会有被太阳持续的照射42年的极昼,而在另外42年则处于极夜。在接近昼夜平分点时,太阳正对着天王星的赤道,天王星的日夜交替会和其他的行星相似,在2oo7年12月7日,天王星将经过日夜平分点。
天王星上的节气:
北半球年南半球
冬至19o2,1986夏至
春分1923,2oo7秋分
夏至1944,2o28冬至
秋分1965,2o49春分
这种轴的指向带来的一个结果是,在一年之中,天王星的极区得到来自于太阳的能量多于赤道,不过,天王星的赤道依然比极区热。导致这种结果的机制仍然未知;天王星异常的转轴倾斜原因也不知道,但是通常的猜想是在太阳系形成的时候,一颗地球大小的原行星撞击到天王星,造成的指向的歪斜。在1986年,旅行者2号飞掠时,天王星的南极几乎正对着太阳。标记这个极是南极是基于国际天文联合会的定义:行星或卫星的北极,是指向太阳系不变平面的上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