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叛逆的条件卷 第24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叛逆的条件卷 第24章 (第1/3页)

    叛逆的条件卷第24章

    二

    上午,天依然在阴,它已经阴了几天。

    看了会儿希特勒,然后洗衣服,心想就当给脑袋休息吧。

    李靖来了,这是一个农村上来的青年,忠厚,老实,而又开朗不失纯朴。黑黑的脸膛,大眼睛,笑起来嘴角向耳边拽着一般,活像弥勒佛再世。这也是他讨人喜欢处。高一时,由于他常在班里做一些逗人乐的动作和声音,常引得人们轰然大笑,我也曾给自己拟定一条:“要像李靖那样幽默”尽管一直没有成功实践过这一条。

    “洗衣裳来啊”他边走过来便打招呼,总是笑眯眯的。

    “你搬好吗?”我问他,因为想起昨晚他来借钱就是为了搬进学校的“公寓”里。

    “还没有呢”他笑着说,“曹萌(他班主任)说不够八个人不给钥匙,现在有六个人了。你可准备搬过去呢?”

    这正是我所想的,但是我需要在试探一下口风:“怎么回事?”

    他告诉我,因为没有凑够八个人,学校是不给钥匙的,我了解到,需要先拿出五十元来。

    我心里嘀咕开了,母亲给了我六百元钱,其中包括了学费,而我的学费还没有上缴一点点,现手中只剩下四百元了。

    衣服洗好了,他拿过我的《希特勒》,坐在程子建的床上,我坐在自己的床上,开始了两个人的一次有趣的谈话。

    他说他们那里根本就没有选举,都是村干部拿着选票自己胡乱填上了事,还说他们那儿的警察就是流氓,或者跟流氓是一伙的。

    我说一本权威国际杂志调查,中国的是全世界倒数第二,倒数第一是台湾。

    我们已经习惯了如此激昂澎湃的纵论国内外时事,仿佛除了这些就找不到别的谈资似的。

    待李靖走时,时间已经到了八点。大概是看到我昏昏欲睡的样子,他说:“不早了,我走了。”

    我送他出去,一边暗暗责怪自己为什么永远如此没精神。

    我答应李靖在两点或…时分去一趟学校,以找房子,于是决定睡一觉,时间定在十二点四十五。

    就在这时,房东屋里的电视机打开了,是新闻三十分,我喜欢看的一个节目,一跃而起,走进了那房间。只有房东太太的小妹在屋里,她在熬着什么东西。她正上初三,是一挺文静的女孩儿。

    三

    现在介绍一下房东的一家人。

    房东太太,三十岁左右,一个普通的县城妇女,不管可以说是市侩还是淑女,我却更觉得出她的平庸。她帮我找了扳过来的架车,但绝不会帮我找搬走的。

    她有一个小女儿,有四五岁,正在学说话,常听她们母女俩在一起读“锄禾日当午”,或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但我明白,小女孩是不懂得什么叫锄,什么叫禾,甚至连鹅都没曾见过的。

    房东也三十来岁,大学生毕业,某局局长,一周有五天不在家,是一个极壮的汉子。

    他能够很好的应付找上门来的客人,嘻嘻哈哈,吃喝一顿。

    他本来出自农村,也不会出现对农村的轻蔑,当我父亲在上学期骑了车儿走八十里,风尘仆仆的来看我时,我刚刚睡醒,而且正在看《周恩来》,当时是上午十二点左右。我光荣而自信的把自己的劳动者农民父亲介绍给了这位比父亲小近二十岁的年轻人,记得当时他们都在大笑。程子建曾对我说,你要是每天少睡点觉,肯定能拿全班第一名。老爸也对我过分嗜睡的行为提出过批判,但我总无法改变,并深为之自责。

    上学期的一个夜里,正在睡觉的我听到强烈的争吵声,大概还有打骂声在里面,其中好像有房东太太大骂房东在外面勾引女人,第二天早晨,却发现一切如常,这才觉得自己大概是做了一个恶梦了。

    但不久后我确信了他们的确有过那次打骂,那是一个上午,星期天,房东喝醉了。打的太太哭骂了半天。房东喊叫:“你跟我律”太太显然打不过这个壮汉,只是哭和不分什么的乱骂一气,许多邻居都在那里奋勇拉架。由于我的没主见,使我没发生什么大作用。

    但开学后不久就又碰到了好时光,因为他们又打骂了起来,而且打到了大街上。

    情况大概是这样:房东的老母亲,向她的儿子说了句什么话,惹恼了儿媳妇,于是先是吵,再是骂,最后便打起来了。房东是有孝心的。

    那次闹到了半夜,我只是起了个拉架的作用。而且我更加表现了即使没有别人时也没有什么表现。当然,我支持那年迈的老母亲,当房东媳妇拿烧红的铁去烫她丈夫的时候,我用力的阻止了她。当她疯疯癫癫的烧纸诅咒别人死人的时候,我便无能为力了。

    令我吃惊的是在他们夫妻干仗后不久的那个晚上,我去上厕所,经过他们卧室的窗子,恰巧有风吹起了窗帘,无意间看到全身赤luo的房东正趴在太太身上,如猪拱地一般的运动着,连床都哽叽哽叽的响。我赶紧逃跑了,并且深深地觉得庸俗,怎么这两个人白天在打骂,晚上还能干这种事呢?

    还有那房东太太对房东老母亲的态度,也令我愤怒,为什么从农村乡下到县城,不敬老的风气都是这么浓厚,这么正常?房东一家人住在三间漂亮的大瓦房里,而他们的老母亲独居在院落右侧最南头的一间“老年房”(农村亦是如此)里,老人一人做饭自己吃。

    这就是辛辛苦苦拉扯培养自己儿子上大学所应得的报酬吗?这就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大学生所应过的生活方式吗?我感到一阵阵悲哀和颓唐,对自己可能的未来郁闷得无以言表。

    由此加深了一个印象:我一定要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改变这种心理状态。

    整个上午都没有睡觉,看完新闻三十分,我就做饭了。我决定一点多就上学校里去。

    四

    大概是一点四十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