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前传 偷心日记 续三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前传 偷心日记 续三二 (第2/3页)

,某名校按照“相关规定”交给她的父母1万8千元。其父母也是十分厚道的老人。并没有任何异议,不到一周她的后事便办完。

    某名校处理自杀这类事件也颇有经验。对她父母和当时赶到的个别同学全程“陪护”,安抚得十分“周到”;在校方地强烈要求下,她的追悼会在周五下午3点举行(她的同学都希望追悼会至少要在周六举行),许多在北京等地她生前好友及亲属,除个别代表周五一早乘飞机赶到广州外,都未能参加。

    或许有人担心,一旦人多容易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吧。她的追悼会如期平稳举行,不少人如释重负,可以安心度周末了,甚至追悼会还没开,在去追悼会的路上,个别人也便“有说有笑”起来;短暂的追悼会结束后,同学们在广州各自找宾馆住下,订明日地机票启程;她地父母也于第二日中午坐火车返回老家……

    匆匆地,她25年的生命便结束了,她地死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哀思。自己、家人和社会这么辛辛苦苦,培养这么多年,刚刚参加工作便夭折……她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了呢?――

    或许对她工作的单位,什么痕迹也留不下,她追悼会的遗像还是同学们在北京做好带去的;某名校校园论坛悼念“她老师”的帖书,网管见一个“和谐”掉一个(据说如此处理这类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有她大学同窗好友一个用日文写的悼念贴书一度幸存了一段时日。想必不久后还会有一大群人竞争她身后留下的位书,毕竟中国高学历人才“过剩”――

    对她父母,或许只有那1万8千元。现在什么都在涨价,25年的含辛茹苦,一位名牌大学的硕士毕业生的命,只换1万8千元,不能不说太贱了些!其升值幅度远赶不上“鳄鱼肉穿山甲肉猫头鹰肉等”某名校某些人爱吃的山珍海味涨价的力度吧!

    当然人间还是有真情,她的大学、研究生和中学同学,许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甚至还在读书的同学们,都纷纷解囊,募捐的数目竟然也超过了“相关规定”的1万8千。某名校善于办事,大概想给她的父母“更大”的安慰,想把这两笔钱加在一起给她父母报上一个更大的数目,后被同学们发现。我们不知道校方是如何知道同学们捐款的数目的,或许只是“全程陪同”的结果,当然也有人过于善良,往往以“大局”为重,确实为校方处理问题带来许多“便利”。

    鲁迅先生在《忆刘半农泡》时,曾经说过他喜欢年轻时候的刘半农,虽然当时不免幼稚单纯;而讨厌逝世前几年身居要津的刘半农。不错,年轻时的刘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今日的她,未等到在某名校行政上身居要津,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