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卷三 娇妻美妾 第十六章 第四节 (第1/3页)
不愧是个党组织基层领导人,毫无事先准备的雪妃临场发挥,却也能出口成章。滔滔不绝的大大夸奖了那位著名老校友一番,其间更把“南开精神”四字捧上了天,并试图归结为“周恩来精神”。虽然终了没能博得满吧喝彩――这种场面也不容许出现那种热烈场面,――但至少是作为听众的我,一下书就感觉到了明显的差距。至少我本人的所作所为,就不能不深感惭愧、自惭形秽,无地自容了。
邓论课老师听她讲述中频频点头表示赞许,雪妃话音一落,她结语陈词道:“很好,这位蔺婵娟同学显然是有备而来。把周恩来精神――这个词很不错,是新创的吧?虽然可能有点离题了,没有重点阐述一下现代化有关的内容,不过也不必苛求了。好,下一位,杨阳。”
听了老师这点名顺序,我差点笑出声来。这老师果然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出这个“蔺婵娟”是个冒牌的,并认为这个顶替者本应该叫杨阳。这也难怪,雪妃跟杨阳,眉目之间,实在是太像了。
听老师叫了自己,杨阳缓缓站了起来,不看课本,不看笔记,完全临场发挥。不过她的论调跟雪妃正好完全相反,完完全全成了对那位老校友的揭短和批判。
具体来说,雪妃的立论,出发点是人性本善,因此隐恶扬善,只说好的,不说坏的;而杨阳则是从人性本恶的角度,从心理分析立场,在整个国际现代化大趋势地范围上。专挑毛病和不足。在她的立论里,那位完美的伟人简直成了个不折不扣的官迷禄蠹。
杨阳这番演说,是我深感震惊并饱受刺激,不仅由衷地感叹:“这些女人啊,可真不简单!不是一般的厉害!真是自愧弗如,自愧弗如啊!”
她的这番分析和演讲,同样受到了老师的褒扬和肯定。
此后的讨论,仍然是点名发言,学生们明显分成了肯定和否定两派。也有少数骑墙派。各打五十大板,但基本都是废话,等于什么没说。
老师最终对这次讨论课很满意,不过最后还是循循善诱的说:“我们评价一个人,应该一分为二。不能只看好地一面或只看坏地一面……”
在这吧课上,我被动的选择了沉默。事实上,到了最后阶段的讨论。已经无需老师再点名。而是每个人举手主动发言了,这也是一般讨论课的习惯模式,每每到最后,学生们都会一该初期的拘谨,变得活跃擅辩起来。
本来我还是有些自以为有独创性地想法的,但是因为有杨阳等人的高论在前,这想法就统统被吓了回去。为此不仅还有些后怕。幸好课刚开始地时候。自己没有自告奋勇去发言,不然自己那观点跟后来杨阳地观点比起来。就浮浅无谓的多。而现在如果我还执意要发表自己的高论,则无疑会看上去像是在拾人牙慧,或者干脆就是废话连篇,一点创见性就都没了。
而且此时的心情,也被课前婵娟的忽然离去,搅得一团乱麻,这就不仅仅是底气不足的了,还有些缺乏斗志,因而这番旷世宏论,便如初学打鸣的公鸡,图具其形,声音则仅在嗓书里就夭亡了。
课后,老师刚说过下课,教室里就一片混乱,大部分人都在收拾书本离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