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曹彰 (第3/3页)
。”夏侯玄一顿,这才忆起曹彰来,此人为曹操儿子,武功极高,每次战斗,莫不亲冒矢石,身先士卒,冲至最前,攻城拔寨,最是在行,在军队中享有极高的威望。
其最大的战绩为征讨乌丸,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曹操以曹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事,黄门侍郎夏侯尚副之,北征之,大胜,追击千里而还。
夏侯玄不敢停顿,上马,持枪,学着父亲与舅舅的模样,扬枪一挥,喝到:“出发!”
先前夏侯尚带出去的军马大多为轻骑,留在营中的这二曲,一为重甲步兵,二为长枪兵,皆是营防精兵,不善于野战与长途奔袭。
驻地本就偏西,与约定十里之地,离得不远,却也着实行了半天,因为事情从急,沿路,夏侯玄没敢令士兵休息。
夏侯玄骑着高头大马倒也轻松自在,只苦了那些身着重甲,手持虎盾的步兵,浑身上下背的重量都抵得上自身体重了,平常练得都是倚营而守,这野外行军,真个叫苦连天。
夏侯玄于马上看着摇摇欲坠的士兵,脑子中却在思考着,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除却兵士的训练、身体的天赋、军队的士气外,就是铠甲兵器了,可是冷兵器时代,武器装备的性能却与其重量成正比,可若是太过重了,士兵作战之前,已没了体力,如何取胜;所以如何在重量与体力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如何把士兵有限的体力投身于战斗之中,可以很大程度决定战争之胜负。
虽然士兵累极,夏侯玄还是不敢下令休整,当全军气喘吁吁的来到城西十里时,夏侯尚早已经率军等候在那里。军容整肃,刀戈如林,煞是壮观。
夏侯玄急步至父亲面前,道:“父亲,孩儿已把营中剩余兵马全部带来。”夏侯尚不知何意的一笑,道:“速度到是很快啊。”
夏侯玄高兴不已,虽不说话,脸上已喜不自胜,孰不料,夏侯尚冷哼一声,以马鞭指那些气喘吁吁的士兵,缓缓问道:“可是,这些士兵战力尚有几成?”夏侯玄哑然无语应答。
夏侯尚继续教训,语气稍有温缓,道:“玄儿,每个兵种自有其自己的用处,你有见过那个将领把重甲步兵这么用的吗?”
夏侯玄羞愧不已,只是低头,不敢应答。夏侯尚转身对身后裨将道:“尔等快去接应重甲曲跟长枪曲,使之尽量回复体力,但是不允许其卸甲,按队列原地坐下恢复体力即可。”
几名裨将自去了,夏侯尚领着儿子往前,却去看曹彰兵马。夏侯尚对儿子道:“二王子之军马久经战阵,极为精锐,其战力之强,为父深有体会;且追随其良久,极为忠心;二王子此次携军马而来,若是处理不好,必动国本啊。”
夏侯玄问道:“那么,父亲您与二位舅舅准备怎么处理?”夏侯尚无奈苦笑,道:“这事之主动权完全在二王子手上,我等谈何处理。”
夏侯玄疑惑问道:“难道凭父亲与舅舅的三枝虎豹骑精锐还对付不了二王子的军队吗?”夏侯尚对着洛阳方向凝望良久,缓缓道:“王上离去未远,我等就兵马相向,怎能不叫他老人家伤心啊。”
――
求收藏,红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