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卷 破灭时代卷 第六十七章 再行碰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六卷 破灭时代卷 第六十七章 再行碰撞 (第1/3页)

    ——    >

    第六卷破灭时代卷第六十七章再行碰撞

    第六卷破灭时代卷第六十七章再行碰撞

    修为高很多的人被修为低很多的人算计,也可能是他找错了本心,没有本心示警,要算计就容易多了。

    另外一种可能,就是算计者乃是气运之子,得了天地大气运加身,这样的人算计别人,往往可以得到天道之力的屏蔽帮助,但凡本心有一点不纯,就无法示警了。

    这是另外一回事。

    总之,本心如此美妙,那当然是人人都想要的。

    可惜这东西,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的。确切的说,应该是不是你想要就能够在自己体内发掘出来的。毕竟这个是本来就有的,只不过被后天种种影响蒙蔽了,并不是外来的。

    修为高的人,未必开发出了本心。

    但是开发出了本心的人,必然修为高。就算短暂修为不高,但那只是时间问题。

    本心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对于参悟天道,很有帮助。

    而且其帮助,甚至要超过悟性对天道参悟的帮助。

    本心开发得越彻底、越到位、越深,而且维护得越好,那么你参悟天道也就越轻松。

    之所以还要维护,是因为本心这个东西,最容易被后天和外来的东西影响,不是说你开发出来就完了,你还要时时刻刻注意不要让本新被再度污染,要让本心时时刻刻呈现。

    这种维护,用一个词可以形容:如履薄冰。

    是的,只有用如履薄冰的心态,时时刻刻、无时无刻都小心谨慎,保持本心的纯洁,才能够维持好。

    否则的话,本心被再度污染,要想重新开发出来,难度可是要增加千百倍

    所谓的入魔,就是泯灭了本心——是彻底的泯灭。普通人哪怕本心被污染掩盖,多多少少有些显示。入魔就是彻底被掩盖。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入魔容易,自我解脱难。

    偏偏本心这东西,外来影响很难有效,往往需要靠自己,那就更难了。

    用一首诗可以形象的说明这件事情——事实上这首诗说得本来就是如何保持本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了解一点佛教历史的都知道,这是禅宗五祖弘忍的其中一个弟子神秀所作,境界很高,但是却平易近人,容易做到。

    当然了,还有境界更高的,但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了,这是禅宗六祖慧能所作: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个境界太高,一般人无法做到。

    普通的修行者,还是按照神秀的说法在做的。

    而在儒学之中,也有同样的说法,叫作“吾日三省吾身”。说的是一个意思,就是要经常对过去的事情进行总结,对过去的想法进行自我批评,从而让自己的本心保持清澈。

    可以这样说,凡是掌握了小天道的准圣,统统都开发出了本心,并且维护得不错。

    实际上,成就准圣的时候,要求斩尸,这就是一种对本心的开发。

    斩尸在元神上有另外的含义,但是在心性修为上,却是为了将那些可能影响到本心的杂质,凝结在一起,控制起来,从此心灵就可以免疫这些杂质的影响了。

    等到所有杂质的影响统统免疫,也就达到了斩三尸境界,从而可以成就圣人。

    所谓圣人,其本心也就是慧能说的那样,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这个时候,就没有必要维护本心了。因为他的本心寄托虚空,本来就没有,又如何被沾染?

    反过来,开发不出来本心的人,实力再强、修为再高,成圣也是休想。

    当然,单纯凭借开发本心成圣的人,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是本心开发到一定的程度,引来圣人劫,然后在圣人劫之中通过洗礼,让本心得到锤炼,从而达到寄托虚空,“本来无一物”的境界。

    但这样通过外力来的,当然和靠自己力量办到的,有巨大的区别。

    只不过普通修行者能成圣就不错了,哪里还有什么资格挑三拣四?

    祖玛世界之中,唯一有这个资格的人,也就是天地宠儿、气运之子,那准备以身合道的嘉里顿而已。

    其它人,统统不合格。

    包括郑拓也不例外。

    盘古世界之中,也就是鸿钧道祖合格吧。另外太上圣人算是半个合格的,其他圣人,同样不合格。

    至于到了圣尊境界,情况又不一样。

    寄托虚空让本心“本来无一物”的手段,已经不够用了。

    大宇宙之中的力量,污染虚空不过等闲——当然说的是世界之中的虚空,并非大宇宙之中的无极虚空也就是绝对虚空——这时候要本来无一物,却也艰难。

    而圣尊对本心的开发,更已经深入到了根本,达到了大道的层次,所以,圣尊仍然需要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己的本心。恐怕也只有达到了初代圣尊方禹那种境界,才能够说可以本来无一物了。其它人,都要差点。

    总而言之,从道德的角度上讲,鲲鹏的做法实在不怎么样。

    但是诸如广成子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