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二十. (第2/3页)
而且是不是真要离婚,她突然觉得也不一定,因为离婚毕竟不是一件小事,不到万不得已,谁又会离婚。如果他真能改错,事情也不是不可以重新考虑。
真的睡到一个床上,还是感觉非常别扭。申明理刚躺好,曹小慧就说,睡在一个床上可以,但不许你碰我,我嫌你脏。
以前闹别扭,每次都是睡到床上后才和解。有一次闹得很厉害,但睡下后他死皮赖脸地缠了她亲吻她,很快她就任他摆布了。夫妻没有隔夜的仇,现在她嘴上说不许碰她,也许她就等待着让他碰呢。再说,睡在一个床上,不碰也不可能。他很温柔了将她搂住,而且不顾她的反抗,侧身趴在了她的身上,然后不顾一切亲吻她的全身。但这次,她的反抗是强烈的,而且很快把他掀了下来,然后她抱了被子来到沙发上,裹了被子躺在那里。
申明理赤身**跟过来,然后将她和被子一起抱起,重新抱到床上。
但这一次,申明理再不敢造次。他只好静静地躺着。看着曹小慧的后背,申明理觉得还是慢慢来吧,这次毕竟闹得不同寻常,太急了,说不定会闹得更翻。
一早起来,申明理就去买菜。回来将菜放好,发现曹小慧还没起床,便打声招呼,然后去车站接父亲。曹小慧觉得她应该起床了,而且应该把饭做好。穿好衣服来到厨房,排骨和七八样菜都摆在灶台上。曹小慧也不想做什么,她想,等一会儿干脆就炖排骨,然后煮一锅米饭。
但等到下午三点多,申明理才把父亲接回来。
准确地算,申明理的父亲曹小慧只见过三次,印象是不高大但很结实,说话不多但能说到点子上,穿着不新但不是太脏。今天见面,一下觉得和以前的印象没有一点吻合,不但在大街上碰面她不会认出,即使是来到家里,不介绍她也未必敢认。老人已经瘦成了皮包骨头,原来微圆的脸,变得又窄又长,不高的鼻子,也显得高挺笔直,特别是耳朵,孤零零地挂在两边,像两个粘贴上去的物件。看来父亲已经病得不轻,她感觉留给他的日子不会很多。而且这回来,也不会有治愈的可能,即使再怎么努力,也很可能是人财两空。
但父亲的精神很好,一天的颠簸也看不出太累。也许是看到了儿子的新家,老人显得有点兴奋,到处走了看一遍,说,看到你们住这么好看的房子,我死了也放心了。
看来父亲是知道自己病情的。曹小慧不由得鼻子有点发酸。老人一生确实不容易,老人对这个家,也是有过贡献的。那年结婚时,老人背来了两条毛毡两床被子,还带来了三千块钱。虽然钱不多,但也尽力了。用这三千块钱买的电视机,现在还在使用着。将饭端上饭桌后,曹小慧扶老人坐在正中。曹小慧这样的举动,申明理感动得差点掉下泪来。这让他在心里更加痛恨自己糊涂,这么好的妻子竟然没有好好的爱护,他真恨不能打自己几个嘴巴。
吃饭时,曹小慧的手机响了。是门亮发来的短信,短信说现在学院开会,会上说今年职称报名已经开始,问曹小慧是否报名。
现在的手机,已经成为两人最敏感的东西,铃声一响,都要振得对方心里发颤。将手机装回包里,曹小慧坐回饭桌前说,是学院发来的,通知说职称报名开始了,问我报不报名。
申明理猜测是门亮发来的。评职称报名是个人的事,谁报谁操心,谁报谁打探,学院根本不会通知每一个人,更不会用短信的方式,最多在办公室门口贴一个通知。但申明理还是关切了问报不报,来得及来不及。然后说,前半年报名,后半年才评审,如果把科研赶一赶,到时赶出来个初步成果,你的条件也就够了。
赶是可以赶,但这样太紧张了,而且还要把著作也赶出来,这样份量更重一些,把握也更大一些。但按计划,科研项目明年完成,她和门亮都觉得要研究得扎实一点,调查数据充分一点,暑假再组织一批学生深入到农户,抽样调查一千户,以一千户的数据为依据,然后得出高速公路对经济影响的一个比较准确的结论。如果为了职称草草结束,草草得一个结论,自己也张不开口。曹小慧左右为难了说,我也不知该不该报,不行就明年再报吧。
申明理说,这种事还是赶早不赶晚,明年谁知道又是什么政策,再说,如果明年限额满了,没有名额,条件再好也不能评了。
说得也是。曹小慧叹一声。她真不知要不要报。如果要报,也要和门亮商量一下。曹小慧什么也没说。
父亲却插了话。父亲说,你们说的报不报名我听不懂,但我觉得和我们种庄稼差不多。我们种庄稼,不管秋后有没有收成,到了该种的时候,就必须要种下去。种不种是农民的事,收不收是老天的事。种地是农民的本分,不种就是败家,我想报职称,也是你们的本分,不报也不是好事。
曹小慧和申明理互相看一眼,两人都笑了。农民还真有农民的哲学,评职称这么高雅深奥的东西,竟然让一个农民一语道破了天机。确实是深刻,确实是正确,真的是不应该管有没有收获,先报上了再说。再说了,报上了,说不定就有什么机会,就像申明理,突然挂在人家的一个研究课题上,副教授就评上了。
父亲一行来了四个人,有弟弟姐姐和妹妹。虽然人多,但也能住得下。在和申明理闹分居时,为了不影响女儿,曹小慧就把女儿送回了母亲那里。想到女儿,曹小慧又难受得心痛。她想,这样的局面再不能继续,和申明理的事得有个结果,无论是离还是合,都要把女儿再接回来。
吃过饭,申明理就开始打听医院。申明理打电话问了几个熟人,也决定不了到哪家医院。曹小慧本来不想过分参与,却又不忍心看着完全不管。她有个高中的同学,医学院毕业后留在了医学院附属医院。附院的条件在全省也是最好的。曹小慧刚说完有同学在附院,申明理就高兴得满脸开花。然后申明理附在曹小慧的耳边小声说,有你在,我就有了主心骨,感觉胆子也大了,害怕也少了。没有你,我什么时候都感觉孤零零的,都感觉是单枪匹马,办什么事,都有点小心翼翼放不开手脚。
在家里,一般的事都是她拿主意。她拿主意惯了,他也就有了依赖性,没有了她,他当然会觉得没了主心骨。曹小慧还是有点感动,也有点自豪。曹小慧说,我现在就给同学打个电话,看她有没有办法。
翻到同学李丽的电话号码打过去,李丽倒很爽快。曹小慧详细说了公爹的情况,李丽说,你们明天就来吧,来了我给你们安排。我的老公就在肿瘤外科,他可以给你找最好的主刀医师。
有了这样的关系,很大的一个问题就算得到了解决。大家都很高兴,仿佛病已经有了治愈的希望。申明理考虑一下,讨好了对曹小慧说,虽然是你的同学,但也不能只靠一个电话,今晚咱们两个最好去一趟人家家里,表示一点咱们的心意,也联络一下你们的感情。
道理是对的。去就去吧。这么大的事,只打个电话不露面,也让人家不高兴。
但这些年只和李丽见过两次面,都是有同学来找李丽,顺便请了她一起吃饭。而且她并不知道李丽家住在哪里。曹小慧再给李丽打电话问她家住在哪里,才知道两家住得很近,只隔了两条大街。
进了李丽家,扑面的感觉就是华丽,房子也大。李丽说房子是一百三十多平米,但转了看一圈,感觉要比她家的大许多,而且装修摆设,鲁应俊和于利明家都没法相比,而且不论到哪个房间,地上都放了各种礼品袋礼品箱。曹小慧扫一眼,大多是衣服被子毛毯等用品。而阳台上,却堆满了烟酒饮料保健用品。李丽说,都是来看病的人送的,我们两个人的家都在外地,家里常年人来人往,就连他们县的县长老妈病了,也来找我们。我都有点烦,都有点怕进这个家。
曹小慧清楚,李丽说的都是实话。可今天她来,却只提了一箱牛奶一箱可乐。她不由得有点脸红。没想到李丽却说,这么多的东西也都没用,你们回时提一点去,你们看,你们需要点什么就提点什么。
怎么能拿人家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同学,人家混得东西都用不了,自己却混得到处借债,到处求人。曹小慧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因为李丽说了来人太多很烦,曹小慧和申明理便不多坐,只喝了李丽打开的饮料,便匆匆告辞出来。
在回家的路上,曹小慧一路不说话。申明理想说点什么缓和一下气氛,但又找不到该说的话。只好一路沉默了回到家。
第二天,申明理带父亲到附院找到李丽,李丽又把申明理一行交给丈夫。只初步检查一下,便决定住院。李丽的丈夫对申明理说,胃癌基本可以肯定,而且已经到了中晚期,但最好的办法还是做手术,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好办法。申明理悲伤了问治愈的可能性有多大。李丽的丈夫说,我一般都不说可能性,因为任何奇迹都有可能发生,任何意外也有可能发生。有些病人早期手术,但很快就急剧恶化,有些病人晚期手术,但人家却存活了下来。对我们来说,病人只要有一口气,我们就得尽全力救治。
住院就要收两万块钱的押金。可父亲来时只带了不到一万块。申明理愣半天,问能不能少点,问有医院的熟人担保,能不能少点。收费的女人却冷冰冰了说,医院不是银行,谁担保都不行,除非拿现金来担保。
兄弟姐妹一直像傻子一样跟在申明理的后面。在他们看来,他应该是很有本事的,父亲的性命,好像也掌握在他的手里。申明理大脑一片茫然,但他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