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百零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八百零三. (第3/3页)

易讲而且发挥余地大的副课选修课,比如思想修养政治理论看来鲁应俊还是不愿意丢掉专业知识,还想在专业领域搞点东西,也说不定要给自己留条退路他曾经听人说过,说鲁应俊最早是附中的化学教师,后调到人事科当科长,因化学和生命科学有点血缘,便把教师关系转到了生科院既然是学化学的,和化学沾亲的课也只有生物化学了鲁应俊翻一阵,然后喊朱雪梅过来鲁应俊将递给朱雪梅,说,最后一次是你讲的,讲到哪里了你给申老师说一下

    学校明文规定,严禁研究生代替导师给本科生上课说明鲁应俊还是让研究生代上了申明理觉得鲁应俊也不必避讳,像他这样的领导干部,谁又会去查他,查住了谁又会撕破脸皮得罪他朱雪梅接过并没翻,说,绪论是鲁老师讲的,我只讲了第一章的一二节,后面的,你就接着讲

    开学已经几周了,才讲了这么点,可见也太应付差事了申明理问有没有这门课的教学大纲,鲁应俊说应该有,自己到系里找找

    鲁应俊也坐下后,问申明理是哪里人申明理回答西府县后,鲁应俊笑了说,我听你的口音有点像老乡,果然是我也是西府的,不过你的普通话还不过关,还带了不少家乡口音,以后得加强练习普通话

    其实申明理早就听出鲁应俊像家乡人,感觉鲁应俊的普通话还不如他但申明理还是特别高兴这么重要的领导是老乡,自己竟然不知道,可见这么多年是多么孤陋寡闻老乡见老乡,有难必须帮鲁应俊虽然是副处长,但正处长去年到北京读博士后去了,人事处处长的工作,就由鲁应俊暂时代理去年申明理申请副教授没通过,人事处职称办的人说他差0.3分现在鲁处长成了老乡,真是意外的喜迅,即使鲁处长不能帮他评为副教授,但给想个办法,给指点指点,肯定大有益处但申明理一时不知该怎么表达一下老乡见老乡的喜悦和亲近想一想,只好撒谎说,我早就想来认认老乡,但又不敢,怕你太忙

    鲁应俊说,既然是老乡,还顾忌什么,什么时候想来,尽管来就是了

    问一阵申明理家的一些情况,又谈一些学术方面的事,鲁应俊觉得申明理这人还算不错,感觉人还诚实可靠,性格也不死板,学问也还可以完全可以让申明理做多的一些事情去年申请到的地方猪保种科研项目还没真正展开研究,许多事情至今还没有一点眉目自己确实是太忙了,那么多的行政工作,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光靠朱雪梅也确实不行申明理毕竟是教师,经验要比朱雪梅多一些,做事也肯定比朱雪梅踏实一些,工作起来也有章法一些保种研究经费总共三十万,不算多也不算少花这么一笔钱,即使不能研究出个成果,至少也应该有个完整的研究过程,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发几篇像样点的研究论文让申明理来完成这样的工作,应该是合适恰当的人选当然,朱雪梅马上也要毕业,如果不能留校,必须还得一个助手,帮自己干一些学术方面的事情鲁应俊给申明理一杯茶,然后说,今天算又认了一个老乡,老乡遇老乡,互相帮帮忙那我也就不客气了我有一个科研项目,一直由朱雪梅帮我做一些具体的事情,现在朱雪梅马上要毕业了,她也有许多事情要做,她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如果你不太忙愿意参加,就帮我做一些研究工作,不知你有没有兴趣

    真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这些年他每年都申请研究项目,也希望能参加别人的研究,但都没有成功现在突然好事就降临到了头上,难道真的要时来运转?他评副教授就差0.3分,参与一个科研,即使是省级科研项目,最少也能获得这0.3分有了这0.3分,副教授的问题就不成问题申明理兴奋了一口答应鲁应俊说,项目是省立项目,是关于黑香猪的保种研究,我原打算除了调查,再提出一些保护措施,最好能研究出一个切实可行的保种办法现在看来,不但应该研究出一个切实可行的保种办法,而且我还想做得好一点,扎实一点,甚至建一个保种繁育场这些你都要考虑考虑,具体怎么搞,朱雪梅也在,咱们正好商量一下

    突然有人敲门鲁应俊起身透过猫眼观看,来的是中学教时的同事吴老师吴老师提了两个大黑塑料袋,可能也是一般礼物鲁应俊转回来对申明理和朱雪梅小声说,是我过去的同事吴老师来了,你们先到房坐一坐

    让吴老师坐下,鲁应俊便默不作声等待她开口吴老师叹口气,说,老都老了,活得越发不得安宁大儿子没好好上学,一辈子只能干苦力活好不容易给娶了个老婆,这不,没过三年,最近两个人彻底离了小儿子还算争气,不但考了大学,还考了师大的研究生,今年毕业,品学兼优,但命运也不济,刚好赶上工作难找我想,如果小儿子也没有个好点的工作,我这辈子就别想活好想来想去,我想到了你,看在咱们同事一场的份上,请你帮个忙,在咱们学校随便给找个地方,给他一碗饭吃

    随便找个地方,说得倒随便可她哪里知道,今年的形势比哪一年都严峻文革后恢复招生,因当时教师短缺,便让一大批七七、七八级的学生留了校,现在这批人在学校都身居要职,子女都刚好大学毕业,不说别人,仅机关处长以上领导的子女,今年毕业的就有七位,因七位中有三男四女,便被称为三大太子四大公主这些太子公主学校不安排不行,安排也有困难第一个问题是如果安排了这些太子公主,别的职工的子女怎么办如果要搭车,那肯定要划分一定的条件,很可能划到教授一级吴老师只是中学高级教师,相当于副教授,很可能边都沾不上鲁应俊本不想说这些,但不说这些又怎么能说服她鲁应俊只好实话实说

    吴老师立即说,那情况不一样我们的儿子是师大毕业,是一本重点学校,他们的是什么学校?特别是财务处游处长的儿子,大学考不上,只上了个自费大专,然后又拿了个学校的自考本科,然后又读的是不脱产在职人员硕士他这一步步所有的文凭,都是混来的,没有一个是通过国家正式考试考来的这样的情况,怎么能和我们的比

    吴老师说得有点激动,但她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其实来他这里的,差不多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话鲁应俊给她剥一个香蕉,平静了说,不管人家读得是什么硕士,可都是国家承认的正式文凭,国家也没有给文凭分什么重点不重点至于能力,你也不能说人家的能力就比你的差如果你的儿子能搭人家的车和人家一起进来,那算咱们的运气,别的话,就什么都不要说,也说不清但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这些年留校的分来的子弟太多,人家说咱们的学校快成子弟学校了有次在会上,校长就严厉地批评了这件事,并且说以后要严格控制,咱们刚好赶上了严格控制

    吴老师立即问搭车的可能性有多大鲁应俊说,关键是能不能搭上车,怕的是到时要划一个等级,比如划到正处级和正高级的子女如果真这样划,谁也没办法

    吴老师着急了分辩说,那也不能领导的子女就要老百姓的子女就不要,这样明目张胆,是不是也太过分了

    鲁应俊说,听起来是太过分,但文件政策就有这样的规定你也知道,早在多年前就有文件,高级知识分子身边无子女的,就可以安排一个子女工作,哪怕子女一天学也没上,你也得给安排你也知道,同样是当兵转业,正高级正处级的子女学校就得安排工作,别人的就不能这就是说,人和人是不平等的,政策就有这样的规定那么人们为什么总要说什么平等,其实这都是舆论宣传出了错误,或者说人们把理想当成了现实如果人人都平等了,谁还会去努力拼搏如果领导都成了老百姓,那又有几个人愿意去当领导

    在学校,高级知识分子就是指正高职称以上,学校的处级领导当然都有正高职称,比如财务处长,教几天会计学,就轻松评上了正教授,因为职称等等都要在领导的领导下来评,领导自然不会落在群众后面人和人要划分三六九等,这一点她也清清楚楚,全世界也都是这个样子,这她能够理解,学校这些年也是这么做的,她也不想计较问题是,做为一名在学校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十年的老职工,难道学校就不能对照高知政策照顾一下吗?难道学校就不需要优秀的人才吗?吴老师几乎要哭了她抹把眼睛,说,靠山吃山,别的部门都是这么做的,别的人也都有山靠电力银行铁路公安甚至演艺,哪一个部门不是老子干什么儿子就干什么,人家这些部门都有内部安排的政策,我们学校为什么就不能?正因为人家都是内部安排,我们的子女才没有地方可去难道我们入错了行子女也应该跟着倒霉?你说学校子女太多,但几千教职工的校工作的不下六七十人,自己的子弟才有多少?最多不过十几个分之一不到,怎么就多了?再说,别人的子弟进来也是工作,我们的子弟进来也是工作,难道我们的就不如别人的?再说,别的单位都能给职工谋点福利,我们怎么就不能你是领导,这些问题你应该提出来,你应该和校领导商量商量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