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五. 利益 (第3/3页)
我跑来跑去。”
“要是在天赛干呢,倒有一个好处,就是将来可以分房。”张宁军很自然地转入主题。
“噢,是吗?那倒不错。”熊苍林的眼睛亮了亮,这细微的变化被张宁军尽收眼底。
张宁军发现熊苍林饭量很小,即使是那些昂贵的三文鱼、金枪鱼刺身,他也只是品尝一下而已。张宁军看不出熊苍林特别喜欢吃什么,也不能确定他是个什么性格,反倒觉得他在刻意掩饰自己,倒像是个城府很深的人。对城府太深的人,张宁军向来有所顾忌,他边吃着朱古力水果布丁,边在琢磨:如果换了是崔大伟在这里,那他一定会把自己爱吃的东西堆一桌子,然后放开手脚纵情大吃一顿。两人吃饱喝足,又各自倒了一杯蓝山咖啡,慢慢品着。天赛万门程控的研发正在急如星火,张宁军可没有时间打拉锯战,他看熊苍林不主动提投奔天赛的事,不得不单刀直入:“熊经理,你对我们的合作有什么具体想法吗?”
“你们现在产品不错,但销售团队太弱,很可惜。”他这几句话点到了天赛的痛处,但熊苍林说到这里,看了张宁军一眼,不再说了。
“是啊,我们这方面也在加强,我这阵子和深圳的销售精英接触过不少,不瞒你说,也包括你的同事。”
张宁军不太喜欢熊苍林这种吞吞吐吐的谈话方式,因此就开始在话里话外给他施加压力,没想到熊苍林不为所动,反倒顺势夸耀起来:“飞扬一直是销售最强的公司,我的那些同事,都挺优秀的,我想您在祁州一定见识过崔大伟了。”“是啊,他在那边把客户的关系做得很铁,我们也给客户让了不少利,才把单拿下来。”
熊苍林的话,忽然让张宁军想起:崔大伟在分手时,曾答应要好好考虑到天赛来的事,也不知他现在考虑得怎么样,他站起身说:“我得去一下洗手间,失陪。”
张宁军快步走出旋转餐厅,在拨崔大伟的电话之前,他再次征询自己的内心,确认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崔大伟明确提出想到天赛来,那我就放缓和熊苍林谈判,否则就得抓紧把熊苍林用起来,时间不等人。
看着秘书离去的婀娜身影,熊苍林暗自发狠:崔大伟啊崔大伟,看你这条狼能经受得住几次大棒的打杀,不信我收拾不了你不过,那些老业务员们个个如狼似虎,我把他们挖进来,自己这位置可不安稳呢?经过了一番苦思,熊苍林最后决定在自己获得张宁军的充分信任之前,执行职场的第一法则:先求自保,再求发展。
尽管丢掉了祁州的订单,崔大伟的心情仍出奇的好。因为和江涛谈过之后,他感觉自己有了新突破――让强势的江涛折服了。要搁在以前,哪个业务员敢在江涛面前提报销费用的事呢,借他们几个胆也不行啊。现在自己不仅做到了,捋了虎须,而且达到了预想不到的目标。这说明,他崔大伟在江涛的眼中,还是有足够威慑力和影响力的,他在公司的地位也是无人替代的。
但崔大伟处在他的层面,并没有想到,江涛并不是仅仅因为他崔大伟才折服,而是因为飞扬面临着天赛的竞争,是天赛的强势使江涛不得不对崔大伟采取了怀柔的态度。不然,飞扬的优秀业务员必然作鸟兽散了。
在熊苍林和张宁军秘密沟通的这天晚上,崔大伟忽然接到了戴明伦的电话,请他立即来他办公室。一路上,崔大伟都没有琢磨透:飞扬这个有点粘糊的总工,找我这个业务员有什么事呢?
崔大伟边做着思想准备,边走进戴明伦的办公室。戴明伦正在埋头翻着资料,一看崔大伟进来,马上站起来客气地招呼道:“哎呀大伟,不好意思呀,这么晚还请你过来。快请坐请坐,喝茶还是咖啡?”戴明伦极少对崔大伟这样说过话,这让崔大伟更是疑惑:“戴总,您千万别客气,有什么话您就直说吧,我可不敢耽误您的时间。”
“是这样,我打算花一大笔钱去买个东西。你知道,我对商务谈判是个外行,所以想请你教我一些谈判技巧。”戴明伦一贯谨小慎微,担心崔大伟口风太松,因此收购电源的事一个字也没透露。
“你要买东西?那就是做甲方喽,多幸福啊。我崔大伟一辈子都没做过甲方,成天求着别人买我的东西。您做甲方还愁什么呀?尽管挑毛病杀价,货比三家,马上让乙方服服帖帖的。”
“问题是,这东西的卖主只有一家,我估计他还不想卖呢,但我们又非买不可,难就难在这里。”戴明伦习惯性地扶了扶金丝边眼镜。
“你怎么知道他不想卖,你问过他,还是你先入为主的想法?癞蛤蟆为什么吃不到天鹅肉,就因为他心里总认为天鹅看不起他,但天鹅最终还是被第一只勇敢的癞蛤蟆吃掉。”
崔大伟口无遮拦的比喻,让戴明伦有点尴尬,但很快就释然了,毕竟这话糙理不糙:“好,我到时一定抛开先入为主的想法。现在假设我已经问过了,他真的不愿意卖,那怎么办?”说着,他郑重其事地拿出笔记本准备作记录。
这动作让崔大伟有些感动。在崔大伟的眼里,戴明伦是飞扬仅次于江涛的第二号实权人物,自己能得到他的垂青,也是令人兴奋的。他认真思考了一会儿才开口:“你想买,他不想卖,那你们就有了利益冲突。”
“对,我现在就在为这事头疼。”
“没关系。谈判嘛,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有利益冲突的,不然还要谈判干什么。”戴明伦觉得崔大伟对问题的心态,和江涛有共通之处,就是得坦然面对,积极解决。他由衷地点了点头。说到这里,崔大伟的电话响了,他向戴明伦做了个歉意的手势,接起电话,这是张宁军来的电话,崔大伟一晚上侃得正兴致勃勃,就应付了几句随即放下了电话。
在国贸餐厅的过道里,张宁军收起电话,擤了擤鼻子,然后到水龙头旁象征性地洗洗手,对崔大伟不能来天赛,他稍稍有些遗憾。毕竟从直观上感觉,他会和崔大伟更加义气相投。
“熊经理,你觉得,崔大伟这个人怎么样?”张宁军走回餐桌,直截了当地问熊苍林。
“他呀,是个很有野心有闯劲的人,销售业绩一直不错,是飞扬最典型的狼。”熊苍林不愧为销售精英,他知道绝不能在客户面前诋毁自己的同行,当然也不能在此时此刻贬损自己的同事。当然,熊苍林也不会真的在张宁军面前,夸赞竞争对手。他的话说得非常策略,仿佛一切都在为张宁军考虑:“不过,你们天赛需要的,并不是像崔大伟那样的狼,”熊苍林把这句悬念很强的话说到这里,又停住了,引得张宁军郑重其事地放下咖啡杯,用探询的目光专注地看着他,他才字斟句酌地说下去,“我们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不同,飞扬没有自己的强势产品,非靠能干的业务员不可。江涛以高提成来刺激业务员的积极性,同时给他们强大的生存压力,做得好就大鱼大肉,做得不好只能咸水泡馍。”
熊苍林的话说到了张宁军的心里,甚至连他想过,但还没有想清楚的事都说了出来,张宁军心里不得不佩服:确实是个销售精英,对事情看得很透,话都说到点子上,这只是飞扬第二号精英,真不知道第一号崔大伟又是个什么水平,真可惜,那次在飞机上没有详细深入地谈谈。不过,现在既然崔大伟不过来,我就得珍惜熊苍林的热情。
“对,只有充满狼性的销售精英,才能在飞扬的那种环境下生存下来。我想,你也是这样一条狼吧?”张宁军看似无心的话,却让熊苍林很难作答:如果说自己是狼吧,自己已经说天赛的企业文化不需要狼,而现在自己主动投奔天赛,岂不是自相矛盾;如果说自己不是狼,那无形中会让张宁军觉得自己没有闯劲,缺少进取心,而且也可能让他认为自己虚伪。
熊苍林在起身端咖啡的一刹那,就想好了应对的说辞:“狼是凭着尖牙利爪去捕猎的,我更喜欢多用脑子,想办法找到一些有效的商业模式,去有章有法地打赢商战。”
熊苍林在飞扬时,被人称作“狐狸”,不仅因为他生的矮小精悍,主要是他看问题想得深远,脑袋里的点子多,能想到很多别人想不到的地方。但飞扬只需要业务员的执行力,熊苍林的很多点子,经常不被江涛欣赏,这让他颇有怀才不遇的感觉。
“天赛靠产品取胜,那就要保留较多的利润用于研发,这样给业务员的提成就不可能很高,所以您既不必养狼,也不可能养好狼。”熊苍林的话很有分量。张宁军转移开视线,微微点了点头。
虽然整个晚上熊苍林的话显得不多,但实际上他有意识地控制着谈话的方向和节奏。他看到张宁军全身放松地靠在餐椅上,感觉时机已经成熟,看来,自己要准备踢关键的临门一脚了。他拿起纸巾擦了擦嘴说:“我觉得,天赛的销售系统应该像一棵榕树,主干强大,不断伸出一些气根,这样气根落地就能生根,繁衍生息,日益强大。”
“熊经理,我很认同你对销售的理念。如果我们合作,你愿意到天赛来担任什么职位?”
“我希望自己能推动榕树的气根,不断向外扩张,开枝散叶。”
张宁军心里清楚,熊苍林要求的这个职位,是销售部经理。他沉思片刻,毅然伸出双手:“你对这个职位定义得非常好,我代表吴总欢迎你加盟天赛”
而在飞扬的戴明伦办公室里,崔大伟不知道他失去了人生的一个机会,还在高高兴兴地即兴发挥着:“谈判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利益冲突的双方寻求一个平衡点,在这个点上,双方获得的利益都最大,这就是双赢,所以你首先要建立双方的谈判基础。”
崔大伟看戴明伦不停地在记着笔记,心里很是畅快。谈判是他每天都在操练的手艺,多年的磨练使他的口才炉火纯青,虽然今晚戴明伦问得突然,他还是能收缩自如,侃侃而谈:
“那怎么建立谈判基础呢?关键还是利益。商场上的人都是利益动物,尽管极个别时候感情也会发生作用,但最基本的一条,是每个人都想让他的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