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红楼九十八 “蠢才” 二 (第3/3页)
中了!(外人注:…哈哈,形象!))
““起初宝钗早知黛玉已死,”这里其实不太符合曹雪芹的写法,即黛玉之死竟是个“倒述”!已知死再看如何死,这还有什么震撼力吗?显然是蠢才们在刻意“淡化”甚至“恶化”黛玉之死!不信请看下文是如何写黛玉之死的!
““因贾母等不许众人告诉宝玉知道,恐添病难治。”这个却是当然的,但也许这种当然的话也要靠曹雪芹原文来支撑了!
““自己却深知宝玉之病实因黛玉而起,失玉次之,”如何?这话却很有道理!这才是几乎什么事都明白的宝钗!
““故趁势说明,使其一痛决绝,神魂一归,庶可疗治。”这里虽然叫作“快刀斩乱麻”甚至叫作“一刀两断”!但听说过“抽刀断水水更流”吗?
““贾母王夫人等不知宝钗的用意,深怪他造次,后来见宝玉醒了过来,方才放心,立刻到外书房请了毕大夫进来诊视。”宝玉应该是会“醒”过来的,但绝非是这样“醒”过来的!这样“醒”过来的宝玉不但是对黛玉的犯罪,更是对宝玉的犯罪!宝玉必须是自己“悟”过来后的“醒悟”!而且这“悟”必须是比前面“芙蓉诔”更加深刻和重量级的感悟!连晴雯死后宝玉都能猜到到底自己身边是谁在“告密”,而差点“分析”出袭人来!连“芙蓉诔”中都有明显影射袭人和王夫人的词句,如何这里黛玉之死宝玉几乎连屁都没一个了!当然,“芙蓉诔”中也许就暗藏了最终害死黛玉的就包括王夫人甚至袭人在内!(外人注:害死晴雯和黛玉的人真是惊人地重合了!(xx注:…玄妙!不过,难道,莫非,还要写个长长的诔什么的?(外人注:其实不必!说实施,前八十回已经将诗词诔等展到某些极致了,八十回后更多的应该是注重精确的情节和一字千钧的文字!))
““那大夫进来诊了脉,便道奇怪:“这回脉气沉静,神安郁散,明日进调理的药,就可以望好了。”说着出去。”这个“奇怪”是可能有的,但前面的文字实在是太没有说服力!所以这一回实在是非常地乱!或者说,被删改得非常地乱!但这一回却本应该是红楼梦最**最核心之处!所以,先到这吧!”
“果然改得有些蠢!”小戒皱眉道!
“腾空的感觉,有意思,”小猴摇摇头笑道,“不过幸亏还没有坠落!”
“曹施主之惊天章回成了鸟窝里下了一个蛋。”老沙慢慢道。
小戒愣了半天,心道:“这是什么比喻?”
“还是个憋出来的蛋。”小猴笑道。
“什么意思啊!”小戒终于忍不住,叫起来,“猴哥老沙,你们在说什么?”
“说的是那一个声音。”小猴嘿嘿笑道。
“什么声音?”小戒瞪道。
“蛋落地的声音啊!”小猴哈哈道!
小戒眼睛瞪得更大了,然后长出一口气,哼道:“…真是服了你们了!”
“望能博曹施主一笑…”小唐双手合什,闭眼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