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红楼八十七 香与臭 一 (第2/3页)
什么“说嘴”?!探春儿竟然越来越象宝钗,而且是装正经的宝钗!
““李纹李绮只抿着嘴儿笑。”又两个傻妞!(xx注:我还记得,前两个傻妞是王夫人和邢夫人(外人注:…这个倒记得这么清楚!))
““黛玉道:“妹妹,这可说不齐。俗语说:‘人是地行仙。’今日在这里,明日就不知在那里。譬如我原是南边人,怎么到了这里呢?”是啊,我怎么到这里呢,好奇怪哦,真的是好好好好好奇怪哦(外人注:…哈哈)
““湘云拍着手笑道:“今儿三姐姐可叫林姐姐问住了。”问住什么了?问住你奶奶不是你亲奶奶?(xx注:哈哈(外人注:…))
““不但林姐姐是南边人到这里,就是我们这几个人就不同:也有本来是北边的;也有根子是南边,生长在北边的;也有生长在南边,到这北边的。”好“复杂”的逻辑!真是看得人“晕头转向”,然后大呼三声您真是“天才”啊!
““今儿大家都凑在一处,可见人总有一个定数。大凡地和人,总是各自有缘分的。”很好,如果在路上不小心踩到一堆狗屎,也要大感慨,我与这堆狗屎真是有缘分啊!赶快拾了回家放在床头供起(xx注:哈哈),
““众人听了都点头,”作者不但强迫众人变弱智,竟然还强迫众人点头赞同自己是弱智,
““探春也只是笑。”很好,探春被作者化身为弱智后,又“不得不”被另一群弱智打成弱智(xx注:这个,有些难懂(外人注:直译过来就是作者是弱智(xx注:哦…是这样,那看来黛玉探春湘云等都受苦了(外人注:没错!)))
““又说了一会子闲话儿,大家散出。黛玉送至门口,大家都说:“你身上才好些,别出来了,看着了风。”天啦,竟然有化身为在耳边嗡嗡叫的苍蝇的危险!
““于是黛玉一面说着话儿,一面站在门口,又与四人殷勤了几句,便看着他们出院去了。”估计写到最后,这些人一日几时去上厕所,是大是小,大的多久,小的多长,都要一一列个清单来说明了,
““进来坐着,看看已是林鸟归山,夕阳西坠。”好个林鸟归山、夕阳西坠,真有诗意啊,莫非作者写到此处已然被自己感动得化身为大诗人了?
““因史湘云说起南边的话,便想着:“父母若在,南边的景致,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不少下人伏侍,诸事可以任意,言语亦可不避。香车画舫,红杏青帘,惟我独尊。”我的个亲奶奶哩!我不得不说是“唯你独蹲”了(xx注:错别字!(外人注:非也!果然写到厕所了(xx注:…)))
““今日寄人篱下,纵有许多照应,自己无处不要留心。不知前生作了什么罪孽,今生这样孤凄!真是李后主说的,‘此间日中只以眼泪洗面’矣!”看到这,忍不住让人产生自杀的念头(xx注:为何?(外人注:士可杀不可辱,如此侮辱沾污博大精深的曹雪芹的红楼梦,如何不让人有想死的念头?!(xx注:不至于啊,文字好象还挺美的啊(外人注:你见过画皮吗?(xx注:画皮?!…差点没把我吓死(外人注:那就是了)))))
““一面思想,不知不觉神往那里去了。”还“思想”、“神往”,恐怕是“死想”、“神亡”才是,
““紫鹃走来,看见这样光景,想着必是因刚才说起南边北边的话来,一时触着黛玉的心事了。”黛玉的心事真是好猜!
““便问道:“姑娘们来说了半天话,想来姑娘又劳了神了。”恐怕是看官们劳了神了!
““刚才我叫雪雁告诉厨房里,给姑娘作了一碗火肉白菜汤,加上一点儿虾米儿,配了点青笋紫菜,姑娘想着好么?”还以为紫鹃会说出何等安慰的话来,却是这菜汤虾米儿青笋紫菜,菩萨哩!你救救悟空们吧,作者的紧箍咒可丝毫不亚于你啊!
““黛玉道:“也罢了。””也罢了,盐别放多了!油要少一点!不要做多了!浪费是可耻滴,农民伯伯好辛苦哦!常言说的好“锄禾日当那个午啊,汗滴下那个土啊,谁知那个盘中餐啊,粒粒皆那个辛苦啊”(外人汗注:…)
紫鹃道:“还熬了一点江米粥。”哦?这个不详细嘛,要说出来有几两米的,最好几粒米也要道清楚,紫鹃实在是太不尽职了!
““黛玉点点头儿,又说道:“那粥得你们两个自己熬了,不用他们厨房里熬才是。”真是让人无话可说!这里不但又在贬低污蔑林黛玉,而且这种突兀之语完全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