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红楼八十四 堆大粪 一 (第3/3页)
时又有那么个光景。师父把你幼字改了十五,便明白了好些。"看到承题,那抹去的原本云:"夫不志于学,人之常也。"贾政摇头道:"不但是孩子气,可见你本性不是个学者的志气。"又看后句:"圣人十五而志之,不亦难乎?"说道:"这更不成话了!"然后看代儒的改本云:"夫人孰不学?而志于学者卒鲜。此圣人所为自信于十五时欤?"便问:"改的懂得么?"宝玉答应道:"懂得。"又看第二艺,题目是"人不知而不愠"。便先看代儒的改本云:"不以不知而愠者,终无改其说乐矣。"方觑着眼看那抹去的底本,说道:"你是什么?--‘能无愠人之心,纯乎学者也。‘上一句似单做了‘而不愠‘三个字的题目,下一句又犯了下文君子的分界;必如改笔,才合题位呢。且下句找清上文,方是书理。须要细心领略。"宝玉答应着。贾政又往下看:"夫不知,未有不愠者也;而竟不然。是非由说而乐者,曷克臻此?"原本末句"非纯学者乎"。贾政道:"这也与破题同病的。这改的也罢了,不过清苦,还说得去。"第三艺是"则归墨"。贾政看了题目,自己扬着头想了一想,因问宝玉道:"你的书讲到这里了么?"宝玉道:"师父说,《孟子》好懂些,所以倒先讲《孟子》,大前日才讲完了。如今讲上《论语》呢。"贾政因看这个破承,倒没大改。破题云:"言于舍杨之外,若别无所归者焉。"贾政道:"第二句倒难为你。"夫墨,非欲归者也,而墨之言已半天下矣,则舍杨之外,欲不归于墨,得乎?"贾政道:"这是你做的么?"宝玉答应道:"是。"贾政点点头儿,因说道:"这也并没有什么出色处,但初试笔能如此,还算不离。前年我在任上时,还出过‘惟士为能‘这个题目。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你念过没有?"宝玉道:"也念过。"贾政道:"我要你另换个主意,不许雷同了前人,只做个破题也使得。"宝玉只得答应着,低头搜索枯肠。贾政背着手,也在门口站着作想。”废爷!莫非这文字真如传说中的宫的太监所为?(xx注:很可能,否则不会将老公公称作老公!就因为没老婆,所以竟然才“自封”为“老公”!这群死太监!(外人注:好强的“推论”!(xx注:))),这堆大粪堆得!充满房间的每一寸空间啊!
““只见一个小小厮往外飞走,看见贾政,连忙侧身垂手站住。贾政便问道:"作什么?"小厮回道:"老太太那边姨太太来了,二奶奶传出话来,叫预备饭呢。"贾政听了,也没言语,那小厮自去了。”恐怕这里也是有曹雪芹原大纲所提的,否则以这种堆大粪的水准,如何能安排这长达四十回的章节?!(xx注:原来是在曹雪芹的大纲和部分草稿上堆大粪啊!这我也会啊!(外人注:你不会(xx注:为什么?因为你还知道是堆大粪,(xx注:不会吧,恐怕有不少人明知道是在堆大粪还在不停地堆哩(外人注:哎,能写的不写,不能写的拼命堆啊!所以才臭气烘天!))))
““谁知宝玉自从宝钗搬回家去,十分想念,听见薛姨妈来了,只当宝钗同来,心中早已忙了,便乍着担子回道:"破题倒作了一个,但不知是不是?"”这却突然回复到了曹雪芹的文笔,不但宝玉之“神”突然“嗖”地从不知哪里突然如闪电般聚拢,而且正符合宝玉的心思,而且正符合接下来要重点写的黛玉宝钗宝玉三人的“大事”!
““贾政道:"你念来我听。"宝玉念道:"天下不皆士也,能无产者亦仅矣。"”连这句“古文”也这样还有些红楼梦的“模样”,
““贾政听了,点着头道:"也还使得。以后作文,总要把界限分清,把神理想明白了再去动笔。你来的时候,老太太知道不知道?"宝玉道:"知道的。"贾政道:"既如此,你还到老太太处去罢。"”这话也象贾政的话,简单而“威严”,而且在“治宝玉”时,总是顾念着贾母,
““宝玉答应了个"是",只得拿捏着慢慢的退出。刚过穿廊月洞门的影屏,便一溜烟跑到贾母院门口。”极妙!这几乎可肯定是曹雪芹文笔!
““急得焙茗在后头赶着叫道:"看跌倒了!老爷来了。"宝玉那里听的见?”正是如此,对话简洁而有力,文字间顺承得如此紧联而有力!好了,越过大粪山还能“粪臭头晕又一花”,实在令人万分欣慰!且大喘几口气呼吸一下难得的新鲜氧气吧!”
“这还真要命哩!”小戒瞪大眼道,“这也许一不小心就钻到粪堆里去了,或甚至一不小心还真把花给踩了!”
“这就是可恶的地方!”小猴笑道,“但当然,也是万分幸运的地方!”
“真是奇妙而又凶险之旅!”老沙叹道。
“这柳暗花明又一村,真是让人心惊又肉跳!”小唐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