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章 红楼七九 终极残忍之短促 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三章 红楼七九 终极残忍之短促 一 (第2/3页)

  ““但只一件:虽然这一改新妙之极,但你居此则可,在我实不敢当。"说着,又接连说了一二十句"不敢"。”宝玉虽与晴雯“清白”,但深知自己“意淫”之“厉害”,所以这“不敢”着实可爱,但且注意曹雪芹到底想将两个此谈话带向何处!

    ““黛玉笑道:"何妨。我的窗即可为你之窗,何必分晰得如此生疏。”这话已经是黛玉比以往更深知宝玉之心后的敞亮之语!极为难得,

    ““古人异姓陌路,尚然同肥马,衣轻裘,敝之而无憾,何况咱们。"”这“何况咱们”,绝非在与“异姓陌路”相比,从黛玉口中道出,其实已经是极亲密的话儿!

    ““宝玉笑道:"论交之道,不在肥马轻裘,即黄金白璧,亦不当锱铢较量。倒是这唐突闺阁,万万使不得的。”宝玉对黛玉不但“情”,而且“敬”,

    ““如今我越性将‘公子‘‘女儿‘改去,竟算是你诔他的倒妙。”其实真不妙,但且看曹雪芹到底想带出什么来!

    ““况且素日你又待他甚厚,”这句却让人更是恍然小悟,林黛玉是挺欣赏晴雯的,因为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而且是相当的影子!

    ““故今宁可弃此一篇大文,万不可弃此‘茜纱‘新句。竟莫若改作:‘茜纱窗下,小姐多情;黄土垄中,丫鬟薄命。‘”改得不伦不类,

    ““如此一改,虽于我无涉,我也是惬怀的。"”宝玉这话确实是出自真心,

    ““黛玉笑道:"他又不是我的丫头,何用作此语。况且小姐丫鬟亦不典雅,”正是,宝玉作芙蓉诔消耗太大,作得有些糊涂了,

    ““等我的紫鹃死了,我再如此说,还不算迟。"”这话虽然“唐突”,但一个是反映黛玉与紫鹃确实情深,而另一个恐怕是黛玉又在提醒宝玉,黛玉前面说的那些话已经不是暗示,而是在“明示”宝玉,黛玉和宝玉两人之间的情深不要有“薄命”的代价!

    ““宝玉听了,忙笑道:"这是何苦又咒他。"”并未咒紫鹃,而是黛玉心中在道自己才此“狠句”!

    ““黛玉笑道:"是你要咒的,并不是我说的。"”这话更是双关!根据前文,芙蓉明明是黛玉的,这芙蓉诔从另一诡异方面来说,可不是宝玉在咒黛玉?!(外人注:)

    ““宝玉道:"我又有了,这一改可妥当了。”且看曹雪芹终于要引出的话!

    ““莫若说:‘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这里重点在这个“卿”字!“卿”虽是为了“对应”“我”而作的,但已经没有明指丫环小姐,而是指晴雯和黛玉都可了!宝玉说的虽是晴雯,但黛玉听到,绝对会想到自己!

    ““黛玉听了,忡然变色,”此“变色”大了!充分说明黛玉前文虽大多是“笑道”,但心中对芙蓉诔实是极其“敏感”的!不是敏感宝玉在咒她,而敏感宝玉这“无意”中作出的诔却暗含了自己的命运!而宝玉改的这两句更让黛玉完全击中自己!即虽然“以前”“知道”宝玉深深在意自己,但这话却让黛玉“不得不”疑到宝玉认为两人已经“无缘”!

    ““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乱拟,”狐疑,即前所说疑,乱拟,曹雪芹已经明道黛玉此拟是乱拟,即是错误甚至是大错特错的“拟”,而这里再极其残酷地“延伸”出一个意思,即:黛玉可能在之后死的那一刹那可能由于某些重大变故已经否定了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