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红楼七十一 犯忌 二 (第3/3页)
珀说凤姐哭之事,又和平儿前打听得原故。晚间人散时,便回说:"二奶奶还是哭的,那边大太太当着人给二奶奶没脸。"”此时亏得还有鸳鸯,
““贾母因问为什么原故,鸳鸯便将原故说了。贾母道:"这才是凤丫头知礼处,难道为我的生日由着奴才们把一族中的主子都得罪了也不管罢。这是太太素日没好气,不敢作,所以今儿拿着这个作法子,明是当着众人给凤儿没脸罢了。"”贾母此事英明,十分清晰,尤其是那句“这是太太素日没好气,不敢作,所以今儿拿着这个作法子,明是当着众人给凤儿没脸罢了”,这里足以说明,贾母仍是凤姐儿的最大保护伞,甚至王夫人将来可能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都有可能会牺牲凤姐儿(外人注:会吗),所以,到这里,凤姐儿落难就大概只剩贾母这一个“障碍”了(外人注:)
““正说着,只见宝琴等进来,也就不说了。贾母因问:"你在那里来?"宝琴道:"在园里林姐姐屋里大家说话的。"贾母忽想起一事来,忙唤一个老婆子来,吩咐他:"到园里各处*女人们跟前嘱咐嘱咐,留下的喜姐儿和四姐儿虽然穷,也和家里的姑娘们是一样,大家照看经心些。我知道咱们家的男男女女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未必把他两个放在眼里。有人小看了他们,我听见可不依。"”贾母这里说了一句极其核心的话,就是:“我知道咱们家的男男女女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一句“都是”,虽然不是百分之百是,但已经说明了很多的问题,而同时,贾府的败落将让这句“‘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成为一个极大的讽刺以及悲剧,
““婆子应了方要走时,鸳鸯道:"我说去罢。他们那里听他的话。"说着,便一径往园子来。”鸳鸯的聪明也是人所不及的,鸳鸯其实说到底也是个办实事的人,
““先到稻香村中,李纨与尤氏都不在这里。问丫鬟们,说"都在三姑娘那里呢。"鸳鸯回身又来至晓翠堂,果见那园中人都在那里说笑。见他来了,都笑说:"你这会子又跑来做什么?"又让他坐。鸳鸯笑道:"不许我也逛逛么?"于是把方才的话说了一遍。李纨忙起身听了,就叫人把各处的头儿唤了一个来。令他们传与诸人知道。不在话下。”犹如传旨一般,
““这里尤氏笑道:"老太太也太想的到,实在我们年轻力壮的人捆上十个也赶不上。"”贾母虽然对下人看不上眼,但对“非下人”却真是贫富一视同仁的,刘姥姥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李纨道:"凤丫头仗着鬼聪明儿,还离脚踪儿不远。咱们是不能的了。"”李纨这句话也说得极其精确,贾母是出于本心如此,而凤姐儿实在不是出于本心,而是出于“鬼聪明”,说白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看贾母脸色行事,
““鸳鸯道:"罢哟,还提凤丫头虎丫头呢,他也可怜见儿的。”好个“凤丫头虎丫头”,鸳鸯儿说话就是有听头,
““虽然这几年没有在老太太、太太跟前有个错缝儿,暗里也不知得罪了多少人。”这也许是一种“平衡”,也许真的比较难做到上下同拥,但是,也是可能做到的,只要上下同心即可,但这一点又似乎同样很难,因为是上要下同心呢,还是下要上同心呢,还是找到其中的共同点或平衡点呢(外人注:越弄越深奥)
““总而言之,为人是难作的”如何,难作的,
““:若太老实了没有个机变,公婆又嫌太老实了,家里人也不怕;”没有“机变”的老实人似乎上下都欺负?
““若有些机变,未免又治一经损一经。”就是前面讲的“上下”的问题,(xx注:矛盾无所不在嘛(外人注:所以处理矛盾为最关键之处))
““如今咱们家里更好,新出来的这些底下奴字号的奶奶们,一个个心满意足,都不知要怎么样才好,少有不得意,不是背地里咬舌根,就是挑三窝四的。”“奴字号的奶奶们”,鸳鸯儿的嘴也够直接,但看得显然是很准,但也许却忽略了比较根源的一点,就是凤姐儿有些积重难返,
““我怕老太太生气,一点儿也不肯说。不然我告诉出来,大家别过太平日子。”正是!鸳鸯儿之作用实乃贾母第二,但她显然更考虑的是贾母的身体健康,
““这不是我当着三姑娘说,老太太偏疼宝玉,有人背地里怨言还罢了,算是偏心。如今老太太偏疼你,我听着也是不好。这可笑不可笑?"”哎,这样一个等级分明甚至森严的地方,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探春笑道:"糊涂人多,那里较量得许多。我说倒不如小人家人少,虽然寒素些,倒是欢天喜地,大家快乐。”探春这话其实隐含更“犯忌”的地方,如果究其本质,几乎想是在对“等级制度”的由疑问到否定,这里几乎就有社会主义平等的思想,
““我们这样人家人多,外头看着我们不知千金万金小姐,何等快乐,殊不知我们这里说不出来的烦难,更利害。"”(xx注:万金小姐?)探春其实很有“先锋派”的思想,前文那句“无处不商”的想法已经很有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模样,加上前面平等想法,其实已经大大越当时体制,
““宝玉道:"谁都象三妹妹好多心。”探春的多心其实真是极好的“多心”,可惜在当时当然全成了空想,
““事事我常劝你,总别听那些俗语,想那俗事,只管安富尊荣才是。”宝玉更“前”,直接到“无为”上了,(外人注:)
““比不得我们没这清福,该应浊闹的。"”这“我们”应该是指当时的“男子”,清朝的男子,尤其是中末期的男子,自然,太多是中国几千年来最令人失望的一群了,这“浊闹”两个字倒真是入骨!曹雪芹的前更是令人佩叹之极!
““尤氏道:"谁都像你,真是一心无挂碍,只知道和姊妹们顽笑,饿了吃,困了睡,再过几年,不过还是这样,一点后事也不虑。"”(xx注:听起来怎么象猪一样(外人注:呸!你懂什么))
““宝玉笑道:"我能够和姊妹们过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什么后事不后事。"”宝玉其实是真正的某“情圣”,而且这两个字在这里绝非嘲笑,而是真正的情圣,但绝非“圣人”的圣,
““李纨等都笑道:"这可又是胡说。就算你是个没出息的,终老在这里,难道他姊妹们都不出门的?"”果然,虽然不是批判宝玉的,但清朝包括古时占据权势上层的贵族男子们果然总的趋势都是这样一代不如一代,甚至是一代“极不如”一代,所以后面就直接垮掉了,(xx注:直接挂掉,满国白旗(外人注:还懂些历史?(xx注:我不会补课啊?(外人注:当然,总算没有全垮掉,还能推倒重来))))
““尤氏笑道:"怨不得人都说他是假长了一个胎子,究竟是个又傻又呆的。"”确实,不少外人看宝玉果然是“又傻又呆”(xx注:在说你?(外人注:不是在说我!你才是个又傻又呆!))
““宝玉笑道:"人事莫定,知道谁死谁活。倘或我在今日明日,今年明年死了,也算是遂心一辈子了。"”宝玉也许真是看不到其他的什么希望,所以专于“情”上了(外人注:有道理,如果当时的政治和经济不让他看出如此之多的虚伪丑陋恶毒,也许宝玉还真会去“政治经济”了)
““众人不等说完,便说:"可是又疯了,别和他说话才好。若和他说话,不是呆话就是疯话。"”每次都“吓”得众人“花容失色”,直叫晦气!(xx注:晦气!(外人注:你也花容失色了?(xx注:)))
““喜鸾因笑道:"二哥哥,你别这样说,等这里姐姐们果然都出了阁,横竖老太太、太太也寂寞,我来和你作伴儿。"”这呆话不下于宝玉,
““李纨尤氏等都笑道:"姑娘也别说呆话,难道你是不出门的?这话哄谁。"说的喜鸾低了头。”也许不少人有时说话确实容易忘了自己,
““当下已是起更时分,大家各自归房安歇,众人都且不提。”以上这些难得聚在一起的都算真实的人儿说的话应该算是难得的“知心”话了,(xx注:宝钗怎么不在?(外人注:你眼还真尖,她如果在,这些人恐怕说不出这么多“知心”话吧(xx注:黛玉呢?(外人注:黛玉身体要休养呢))))
““且说鸳鸯一径回来,刚至园门前,只见角门虚掩,犹未上闩。”可见说是说,仍然没做,
““此时园内无人来往,只有该班的房内灯光掩映,微月半天。鸳鸯又不曾有个作伴的,也不曾提灯笼,独自一个,脚步又轻,所以该班的人皆不理会。偏生又要小解,因下了甬路,寻微草处,行至一湖山石后大桂树阴下来。”(xx注:难道那时没有专门的(外人注:屁话,人急不行啊(xx注:急也不能(外人注:住嘴,傻瓜!(xx注:))))
““刚转过石后,只听一阵衣衫响,吓了一惊不小。定睛一看,只见是两个人在那里,见他来了,便想往石后树丛藏躲。”很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凤姐儿的事铺垫完后,这里便真正要拿人开刀了,
““鸳鸯眼尖,趁月色见准一个穿红裙子梳鬅头高大丰壮身材的,是迎春房里的司棋。鸳鸯只当他和别的女孩子也在此方便,见自己来了,故意藏躲恐吓着耍,”司棋,曹雪芹眼很贼,手很妙,这第一个开刀的也许正是许多看官愿意看到的,而且”高大丰壮“的形容也表明曹雪芹的某种态度(xx注:歧视?(外人注:不要乱扣帽子!))
““因便笑叫道:"司棋你不快出来,吓着我,我就喊起来当贼拿了。这么大丫头了,没个黑家白日的只是顽不够。"”连名字都喊了出来,这下虚也为实,实也为虚了,
““这本是鸳鸯的戏语,叫他出来。谁知他贼人胆虚,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尾了,生恐叫喊起来使众人知觉更不好,且素日鸳鸯又和自己亲厚不比别人,便从树后跑出来,一把拉住鸳鸯,便双膝跪下,只说:"好姐姐,千万别嚷!"”不是曹雪芹“厌恶”司棋,也不是曹雪芹真是想第一个拿谁开刀,实在是司棋这样的人实在容易出这样的事,不但胆子大,而且在丫环们中权势也大,也到了这个年龄(xx注:大白纸否定自己说的了,自相矛盾啊(外人注:))
““鸳鸯反不知因何,忙拉他起来,笑问道:"这是怎么说?"司棋满脸红胀,又流下泪来。鸳鸯再一回想,那一个人影恍惚象个小厮,”司棋以为鸳鸯已经现,主要还是过于慌乱,不能变通,否则如果极度伶俐的,定当时哈哈一笑就掩饰过去了,
““心下便猜疑了**,自己反羞的面红耳赤,”这面红耳赤如今倒难得一见(外人注:什么意思?(xx注:你也会问什么意思?(外人注:这是反问!(xx注:什么意思))))
““又怕起来。”这事在贾府是件大事,
““因定了一会,忙悄问:"那个是谁?"司棋复跪下道:"是我姑舅兄弟。"鸳鸯啐了一口,道:"要死,要死。"”鸳鸯立誓不结交男人的,所以这“要死要死”也当然可以理解,
““司棋又回头悄道:"你不用藏着,姐姐已看见了,快出来磕头。"那小厮听了,只得也从树后爬出来,磕头如捣蒜。”如此男女,不过偷情罢了,
““鸳鸯忙要回身,司棋拉住苦求,哭道:"我们的性命,都在姐姐身上,只求姐姐生要紧!"”可见事关重大,
““鸳鸯道:"你放心,我横竖不告诉一个人就是了。"一语未了,只听角门上有人说道:"金姑娘已出去了,角门上锁罢。"鸳鸯正被司棋拉住,不得脱身,听见如此说,便接声道:"我在这里有事,且略住手,我出来了。"司棋听了,只得松手让他去了──”鸳鸯儿急于脱身之心入木三分,同样,鸳鸯儿“面红耳赤”之心也更是入木十分。”
“真是越来越复杂。”小戒道。
“相比较,尤二姐那样原来已经算是不太复杂的了。”小猴道。
“越复杂越深刻。”老沙道。
“**即此。”小唐道。
“嗯?”小戒瞪着小唐,一时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