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五章 红楼七十一 犯忌 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百七十五章 红楼七十一 犯忌 二 (第1/3页)

    ““这几日,尤氏晚间也不回那府里去,白日间待客,晚间在园内李氏房中歇宿。这日晚间伏侍过贾母晚饭后,贾母因说:"你们也乏了,我也乏了,早些寻一点子吃的歇歇去。明儿还要起早闹呢。"尤氏答应着退了出来,到凤姐儿房里来吃饭。”(xx注:不怕又因尤二姐的事吵架?(外人注:尤氏和凤姐儿都明白得很,事已解决,哪会白白再浪费这些精力))

    ““凤姐儿在楼上看着人收送礼的新围屏,”这个“新围屏”可能有些“讲究”,

    ““只有平儿在房里与凤姐儿叠衣服。尤氏因问:"你们奶奶吃了饭了没有?"平儿笑道:"吃饭岂不请奶奶去的。"尤氏笑道:"既这样,我别处找吃的去。饿的我受不得了。"说着就走。”可见忙乱忙乱,既容易饿,也容易照顾不到吃的方面,

    ““平儿忙笑道:"奶奶请回来。这里有点心,且点补一点儿,回来再吃饭。"尤氏笑道:"你们忙的这样,我园里和他姊妹们闹去。"一面说,一面就走。平儿留不住,只得罢了。”这里足见凤姐儿对这些“礼物”的“关心”,这次是不是亏了凤姐儿是最清楚的,而送礼并没有道明是送银子,银子皇帝都只送五百两,其余人更应该是少得可怜,而如何填补这些可能有些“急剧”的亏空,这些“礼物”也许会让凤姐儿动动“不得不”的“脑筋”(xx注:可别把皇帝的东西卖了?(外人注:还不至于))

    ““且说尤氏一径来至园中,只见园中正门与各处角门仍未关,犹吊着各色彩灯,因回头命小丫头叫该班的女人。那丫鬟走入班房中,竟没一个人影,回来回了尤氏。”漏洞不小,有漏洞就必会有钻入者,

    ““尤氏便命传管家的女人。这丫头应了便出去,到二门外鹿顶内,乃是管事的女人议事取齐之所。到了这里,只有两个婆子分菜果呢。”好嘛,似乎意味着已经提前开始“分家产”了,

    ““因问:"那一位奶奶在这里?东府奶奶立等一位奶奶,有话吩咐。"这两个婆子只顾分菜果,又听见是东府里的奶奶,不大在心上,因就回说:"管家奶奶们才散了。"”分苹果显然更重要,要是哪个婆子“一不小心”多分了一个,另一个婆子可吃了“人生大亏”了(外人注:哈哈),

    ““小丫头道:"散了,你们家里传他去。"婆子道:"我们只管看屋子,不管传人。姑娘要传人再派传人的去。"”婆子想你小丫头好不懂事,没看在分苹果吗?只管罗嗦,小心我用苹果砸你啊,(外人注:)

    ““小丫头听了道:"嗳呀,嗳呀,这可反了!怎么你们不传去?你哄那新来了的,怎么哄起我来了!”是啊,你当我新来的啊!(外人注:)

    ““素日你们不传谁传去!这会子打听了梯己信儿,或是赏了那位管家***东西,你们争着狗颠儿似的传去的,不知谁是谁呢。”果然不是新来的!你当我这几年白混了啊!(外人注:)

    ““琏二奶奶要传,你们可也这么回?"”琏二奶奶可总是被拿来作比较啊,

    ““这两个婆子一则吃了酒,二则被这丫头揭挑着弊病,便羞激怒了,”可见吃酒大多总是误事的,

    ““因回口道:"扯你的臊!我们的事,传不传不与你相干!你不用揭挑我们,你想想,你那老子娘在那边管家爷们跟前比我们还更会溜呢。”既然提到对方的“老子娘”,应该骂“扯你娘的臊”更加切意(外人注:(xx注:你老点什么?))

    ““什么‘清水下杂面,你吃我也见‘的事,各家门,另家户,你有本事,排场你们那边人去。我们这边,你们还早些呢!"”好嘛,不知是否凤姐儿大闹宁府的事是不是已经传开了,这些婆子们心中底气更足了,

    ““丫头听了,气白了脸,因说道:"好,好,这话说的好!"一面转身进来回话。”果然是丫头,脸皮薄的,本想气别人,没想到反被气白了脸,(xx注:和老婆子骂架,找死啊(外人注:怎么?有生**验?(xx注:(外人笑注:教你一个法子,只要你脸皮厚,便可至少不至落败的(xx注:)))))

    ““尤氏已早入园来,因遇见了袭人、宝琴、湘云三人同着地藏庵的两个姑子正说故事顽笑,”这三个在一起却绝对是和谐的,

    ““尤氏因说饿了,先到怡红院,袭人装了几样荤素点心出来与尤氏吃。”可怜,尤氏到处找吃的,

    ““两个姑子、宝琴、湘云等都吃茶,仍说故事。”肯定有不少看官想听这故事,

    ““那小丫头子一径找了来,气狠狠的把方才的话都说了出来。”好个“气狠狠”,心内定道:以为我是好惹的!

    ““尤氏听了,冷笑道:"这是两个什么人?"”说白了,尤氏也许正为凤姐儿大闹宁府的事憋了一肚子气哩,这两个婆子可真是撞枪口上了,

    ““两个姑子并宝琴湘云等听了,生怕尤氏生气,忙劝说:"没有的事,必是这一个听错了。"”正是这几个才会如此劝尤氏,

    ““两个姑子笑推这丫头道:"你这孩子好性气,那糊涂老嬷嬷们的话,你也不该来回才是。咱们奶奶万金之躯,劳乏了几日,黄汤辣水没吃,咱们哄他欢喜一会还不得一半儿,说这些话做什么。"”这两个姑子显然是很通人事的,这番话着实在理(外人注:出家人果然一般都脾性好眼儿尖)

    ““袭人也忙笑拉出他去,说:"好妹子,你且出去歇歇,我打人叫他们去。"”(xx注:拉尤氏?叫尤氏“好妹子”?!(外人注:是拉那丫头!(xx注:哦)))

    ““尤氏道:"你不要叫人,你去就叫这两个婆子来,到那边把他们家的凤儿叫来。"”尤氏此时得理如何肯罢休!心中定在道:凤姐儿欺负了我也罢了,你们也狗仗人势,要骑到我头上来了,这口气如何咽得下!但凤姐儿会不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呢,显然不会,凤姐儿说到底是看不起尤氏以及对尤二姐之事仍心存隙怨的,正如回目所说的“嫌隙”二字,虽然并不是讲尤氏的,但如果“稍用在”尤氏身上,也是能稍稍讲得通的,尤氏前有尤二姐的事这里又有此事,将来凤姐儿一旦落难,尤氏别说“两肋插刀”,恐怕连一句真正的好话也是不愿多说的,(外人注:在为将来凤姐儿之事做铺垫?)

    ““袭人笑道:"我请去。"尤氏道:"偏不要你去。"”与凤姐儿对上了,

    ““两个姑子忙立起身来,笑道:"奶奶素日宽洪大量,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谈论。"宝琴湘云二人也都笑劝。尤氏道:"不为老太太的千秋,我断不依。且放着就是了。"”虽然此时尤氏在气头上,但恐怕尤氏最终也是不愿此事惊动凤姐儿的,尤氏虽对凤姐儿怀有“隙怨”,但此时要与凤姐儿面对面,她仍然还是会觉得“底气不足”,

    ““说话之间,袭人早又遣了一个丫头去到园门外找人,可巧遇见周瑞家的,这小丫头子就把这话告诉周瑞家的。”好,周瑞家的出来了,看看曹雪芹究竟想干什么,(外人注:)

    ““周瑞家的虽不管事,因他素日仗着是王夫人的陪房,原有些体面,心性乖滑,专管各处献勤讨好,所以各处房里的主人都喜欢他。”此番话可参见周瑞家的许多前文,如与刘姥姥对话,及送黛玉花等等诸多事宜,而曹雪芹此时才“随意”给出“总结”性的“评论”,所以请注意曹雪芹的这个行文特点,

    ““他今日听了这话,忙的便跑入怡红院来,一面飞走,一面口内说:"气坏了奶奶了,可了不得!我们家里,如今惯的太不堪了。偏生我不在跟前,若在跟前,且打给他们几个耳刮子,再等过了这几日算帐。"”这番话大不同前面姑子所劝之话,确实极讨尤氏喜欢哪!

    ““尤氏见了他,也便笑道:"周姐姐你来,有个理你说说。这早晚门还大开着,明灯蜡烛,出入的人又杂,倘有不防的事,如何使得?因此叫该班的人吹灯关门。谁知一个人芽儿也没有。"”尤氏难得能“笑道”了,而且一句“周姐姐”,也是投桃报李,

    ““周瑞家的道:"这还了得!前儿二奶奶还吩咐了他们,说这几日事多人杂,一晚就关门吹灯,不是园里人不许放进去。今儿就没了人。这事过了这几日,必要打几个才好。"”周瑞家的这里又不忘强顶一下凤姐儿,果然面面俱到,

    ““尤氏又说小丫头子的话。周瑞家的道:"奶奶不要生气,等过了事,我告诉管事的打他个臭死。只问他们,谁叫他们说这‘各家门各家户‘的话!我已经叫他们吹了灯,关上正门和角门子。"”不过竟然也有效果,至少安全性大大加强了,曹雪芹对红楼梦中的人其实几乎没有任何偏见,是怎样就是怎样,

    ““正乱着,只见凤姐儿打人来请吃饭。尤氏道:"我也不饿了,才吃了几个饽饽,请你奶奶自吃罢。"”显然,这话是带着气说的,一个是凤姐儿前面没有及时关照到尤氏吃饭的问题,二个当然是这里碰到的更气的竟然被下人“欺负”的事,

    ““一时周瑞家的得便出去,便把方才的事回了凤姐,又说:"这两个婆婆就是管家奶奶,时常我们和他说话,都似狠虫一般。奶奶若不戒饬,大奶奶脸上过不去。"”周瑞家的这话便知其中包含私仇,不过这仇也不是没来由的,这两个婆子也是日积月累积下的私怨终于在今天爆了,(xx注:报应论?(外人注:事物总有一定的规律,报应只是一种说法,而且当然也不一定总应验))

    ““凤姐道:"既这么着,记上两个人的名字,等过了这几日,捆了送到那府里凭大嫂子开,或是打几下子,或是开恩饶了他们,随他去就是了,什么大事。"”凤姐儿当然不会为了两个婆子多费心事,但后面那“什么大事”显然也是在对尤氏的不满,同时也表明凤姐儿对尤氏实际上根本没放在眼里,

    ““周瑞家的听了,巴不得一声儿,素日因与这几个人不睦,出来了便命一个小厮到林之孝家传凤姐的话,立刻叫林之孝家的进来见大奶奶,一面又传人立刻捆起这两个婆子来,交到马圈里派人看守。”好家伙!周瑞家的对上头是全面讨好,对下面可是一点也不留情面,当然,这里是有私仇的,也不能就说周瑞家的坏到哪里去,总比冤屈五儿一家几乎要致死的林之孝家的要强,

    ““林之孝家的不知有什么事,此时已经点灯,忙坐车进来,先见凤姐。至二门上传进话去,丫头们出来说:"奶奶才歇了。大奶奶在园里,叫大娘见了大奶奶就是了。"林之孝家的只得进园来到稻香村,”办事流程一点不乱,曹雪芹写得极其严谨,

    ““丫鬟们回进去,尤氏听了反过意不去,忙唤进他来,”尤氏毕竟不同于凤姐儿,性格其实与李纨倒有些相似,姑子那句“奶奶素日宽洪大量”绝非空穴来风,

    ““因笑向他道:"我不过为找人找不着因问你,你既去了,也不是什么大事,谁又把你叫进来,倒要你白跑一遭。不大的事,已经撒开手了。"”尤氏是那种气一旦平了也就顺了也就狠不下心来的人,

    ““林之孝家的也笑道:"二奶奶打人传我,说奶奶有话吩咐。"尤氏笑道:"这是那里的话,只当你没去,白问你。这是谁又多事告诉了凤丫头,大约周姐姐说的。家去歇着罢,没有什么大事。"”尤氏这里一下“软”了下来,可能还出乎一些看官的意料之外,但究其根本原因,除了尤氏本身性格外,她仍然“怕”着凤姐儿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李纨又要说原故,尤氏反拦住了。”这里表现得已经非常明显,

    ““林之孝家的见如此,只得便回身出园去。”原本就无事了,

    ““可巧遇见赵姨娘,”这个巧!曹雪芹想“做”的事似乎这里已经有些“苗头”了,

    ““姨娘因笑道:"嗳哟哟,我的嫂子!这会子还不家去歇歇,还跑些什么?"”本是一句客套话,但不说其实也无妨,

    ““林之孝家的便笑说何曾不家去的,如此这般进来了。又是个齐头故事。”但林之孝家的自从前文冤屈五儿一家后,便知她也是个“多事”的,于是,才会这里讲出个“齐头故事”,可见这林之孝家的除了日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