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红楼六十二 痛快 四 (第2/3页)
自己之道还治自己之身,难怪都笑起来,
““湘云便说道:奔腾而砰湃,江间波浪兼天涌,须要铁锁缆孤舟,既遇着一江风,不宜出行。”湘云是谁?自然当仁不让!只是这般汹涌澎湃兼奔腾后,一句“不宜出行”却让人失口大笑了,
““说的众人都笑了,说:"好个诌断了肠子的。怪道他出这个令,故意惹人笑。"”正是如此,
““又听他说酒底。湘云吃了酒,拣了一块鸭肉呷口,忽见碗内有半个鸭头,遂拣了出来吃脑子。”会吃?
““众人催他:"别只顾吃,到底快说了。"湘云便用箸子举着说道: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讨桂花油。”好句!这便叫“灵”,
““众人越笑起来,引的晴雯、小螺、莺儿等一干人都走过来说:"云姑娘会开心儿,拿着我们取笑儿,快罚一杯才罢。怎见得我们就该擦桂花油的?倒得每人给一瓶子桂花油擦擦。"”哈哈,自然的,这酒罚得完全应当,可见并非曹雪芹故意要灌湘云酒,实在是湘云不得不喝这些酒,
““黛玉笑道:"他倒有心给你们一瓶子油,又怕挂误着打盗窃的官司。"”黛玉的“妙话儿”又来了
““众人不理论,”众人就算知道也只能当不知道,
““宝玉却明白,忙低了头。”宝玉当然知道黛玉在小小地吃醋,
““彩云有心病,不觉的红了脸。”有羞耻心的,
““宝钗忙暗暗的瞅了黛玉一眼。”也就宝钗敢如此瞅黛玉,
““黛玉自悔失言,原是趣宝玉的,就忘了趣着彩云。”正是如此,黛玉绝非讽刺宝玉,更非讽刺彩云,而只是想“趣”宝玉,所以不可乱说黛玉乱吃醋,
““自悔不及,忙一顿行令划拳岔开了。”不盲目得罪人大概是这几个共同的准则,
““底下宝玉可巧和宝钗对了点子。宝钗覆了一个"宝"字,”好字,这里就有宝钗宝玉宝琴(xx注:三宝?(外人皱眉注:这等俗语还是少说(xx注:)))
““宝玉想了一想,便知是宝钗作戏指自己所佩通灵玉而言,”(xx注:什么意思?(外人注:按说应该是要避讳金玉缘的))
““便笑道:"姐姐拿我作雅谑,我却射着了。说出来姐姐别恼,就是姐姐的讳‘钗‘字就是了。"”宝玉却也毫不避讳就直指“金”了,
““众人道:"怎么解?"宝玉道:"他说‘宝‘,底下自然是‘玉‘了。我射‘钗‘字,旧诗曾有‘敲断玉钗红烛冷‘,岂不射着了。"”只是这诗却“恰巧”是“敲断”以及“红烛冷”,又可谓不吉利,
““湘云说道:"这用时事却使不得,两个人都该罚。"香菱忙道:"不止时事,这也有出处。"湘云道:"‘宝玉‘二字并无出处,不过是春联上或有之,诗书纪载并无,算不得。"香菱道:"前日我读岑嘉州五言律,现有一句说‘此乡多宝玉‘,怎么你倒忘了?后来又读李义山七言绝句,又有一句‘宝钗无日不生尘‘,我还笑说他两个名字都原来在唐诗上呢。"”哈哈,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若说香菱和湘云哪个更有才,显然湘云至少要高上十倍,但这里香菱却似乎“胜”过湘云,难道就要“认为”香菱比湘云有才?(xx注:什么意思?(外人注:懂得多或某方面或某一点稍微懂得多一点与才能不一定成正比啦!))
““众人笑说:"这可问住了,快罚一杯。"湘云无语,只得饮了。”这次湘云被香菱逼得又喝一杯,原因自然是湘云如何能记上世间所有诗词?况且这两句实在看起来普通,但也是诗啊,理由充分,该喝!
““大家又该对点的对点,划拳的划拳。这些人因贾母王夫人不在家,没了管束,便任意取乐,呼三喝四,喊七叫八。”这里的自由挥到了贾府的极致,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做错事,
““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真是十分热闹。”这里终于下了结论,不但不是闹热,而是热闹,而更是十分热闹!
““顽了一回,大家方起席散了一散,倏然不见了湘云,只当他外头自便就来,谁知越等越没了影响,使人各处去找,那里找得着。”虽然说“倏然”,但显然,是曹雪芹早有“预谋”的,
““接着林之孝家的同着几个老婆子来,生恐有正事呼唤,二者恐丫鬟们年青,乘王夫人不在家不服探春等约束,姿意痛饮,失了体统,故来请问有事无事。”其实也难得她们照心,
““探春见他们来了,便知其意,忙笑道:"你们又不放心,来查我们来了。我们没有多吃酒,不过是大家顽笑,将酒作个引子,妈妈们别耽心。"李纨尤氏都也笑说:"你们歇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