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红楼五十七 莫名其妙 七 (第2/3页)
妈总是不知不觉把心里话说出来,总当黛玉等是小孩子,但黛玉包括宝玉之聪慧却远在她的想象之上的!
““宝钗忙道:"认不得的。"”宝钗这话看似玩笑,但可能确实是自内心,如果真认了,以薛姨妈之“实诚”,也许就真的会有左右为难的时候了,
““黛玉道:"怎么认不得?"”黛玉自然要问个明白,
““宝钗笑问道:"我且问你,我哥哥还没定亲事,为什么反将邢妹妹先说与我兄弟了,是什么道理?"”宝钗要找理由,可谓信手拈来,
““黛玉道:"他不在家,或是属相生日不对,所以先说与兄弟了。"”黛玉也只是随问随答,
““宝钗笑道:"非也。我哥哥已经相准了,只等来家就下定了,也不必提出人来,我方才说你认不得娘,你细想去。"说着,便和他母亲挤眼儿笑。”这挤眼儿笑,如果再“深层”分析,很明显是让薛姨妈千万不能认,但理由显然不是这个,而是将来薛姨妈可能的左右为难,也可见薛姨妈在这方面比宝钗和黛玉都差之甚远,也可见这短短的几句话,已经有极厉害的交锋过去!
““黛玉听了,便也一头伏在薛姨妈身上,说道:"姨妈不打他我不依。"”黛玉显然是没看出来宝钗之深层之意,而且一下拿住黛玉的羞点,黛玉根本来不及想其余的事!
““薛姨妈忙也搂他笑道:"你别信你姐姐的话,他是顽你呢。"”薛姨妈也许听出宝钗挤眼之意也许没听出宝钗挤眼之意,但显然,这认娘之事就此刹住,
““宝钗笑道:"真个的,妈明儿和老太太求了他作媳妇,岂不比外头寻的好?"”宝钗进一步“活跃”气氛,正是要化解薛姨妈和黛玉之间前面的“互刺”,
““黛玉便够上来要抓他,口内笑说:"你越疯了。"薛姨妈忙也笑劝,用手分开方罢。”气氛更进一步“融洽”,
““又向宝钗道:"连邢女儿我还怕你哥哥糟踏了他,所以给你兄弟说了。”这是薛姨妈的善良之处,而且恐怕就算说了,贾母包括邢岫烟也不会答应,
““别说这孩子,我也断不肯给他。前儿老太太因要把你妹妹说给宝玉,偏生又有了人家,不然倒是一门好亲。”这又是一句重量级的话,显然,薛姨妈是没把宝玉和黛玉的情感当一回事的,
““前儿我说定了邢女儿,老太太还取笑说:‘我原要说他的人,谁知他的人没到手,倒被他说了我们的一个去了。‘虽是顽话,细想来倒有些意思。”可见父母及长辈的话才是“决定性”的话,
““我想宝琴虽有了人家,我虽没人可给,难道一句话也不说。”这句“没人可给”也莫名其妙,不是还有宝钗吗?
““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这里先将“外头”否定,那“内头”也就只剩一两人而已,
““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薛姨妈显然终于已经听懂宝钗的话,自己显然是太性急了,一着急就过来暴露自己甚至宝钗内心的“目标”,幸亏宝钗驾到,而且经过这样多次的提醒,直到这里,薛姨妈终于“领会”过来!
““林黛玉先还怔怔的,”显然是听到宝琴和宝玉的事,而且那句“倒是一门好亲”更是深击黛玉!如果说一句狠话的话,就是:你黛玉无父无母,又一身的病,如何能配得上宝玉?如何能是一门好亲?
““听后来见说到自己身上,便啐了宝钗一口,红了脸,”又拿到了黛玉的羞点,
““拉着宝钗笑道:"我只打你!你为什么招出姨妈这些老没正经的话来?"”但黛玉显然是甜在心里的,而且很可能将自己对宝钗母女的“怀疑”甚至“生气”就在这一句话中消散了!)
““宝钗笑道:"这可奇了!妈说你,为什么打我?"”宝钗终于让薛姨妈明白,但薛姨妈后面这句话也许在她意料之外?
““紫鹃忙也跑来笑道:"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太太说去?"”“说歹话”的来了!紫鹃这话虽然不可能实现,但显然也是在提醒黛玉甚至众看官,薛姨妈那话只是说说而已,如果薛姨妈真去王夫人或贾母前如此诚心诚意地说,那才是撞了鬼了,
““薛姨妈哈哈笑道:"你这孩子,急什么,想必催着你姑娘出了阁,你也要早些寻一个小女婿去了。"”对付紫鹃这样的丫环,薛姨妈的招可比对付黛玉要多多了,
““紫鹃听了,也红了脸,笑道:"姨太太真个倚老卖老的起来。"说着,便转身去了。”果然,一招即败下阵去,
““黛玉先骂:"又与你这蹄子什么相干?"”自然要骂的,
““后来见了这样,也笑起来说:"阿弥陀佛!该,该,该!也臊了一鼻子灰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