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红楼五十二 伶俐 二 (第2/3页)
了蕉丫头一盆腊梅。我原不要的,又恐辜负了他的心。你若要,我转送你如何?"”黛玉之气傲也是淡淡显于语中,转送的,我自然也能转送给别人,
““宝玉道:"我屋里却有两盆,只是不及这个。琴妹妹送你的,如何又转送人,这个断使不得。"”宝玉一个是对宝琴的重视,怕其听了多心,一个自然怕宝琴和黛玉产生隔阂,所以“断使不得”,
““黛玉道:"我一日药吊子不离火,我竟是药培着呢,那里还搁的住花香来熏?越弱了。况且这屋子里一股药香,反把这花香搅坏了。不如你抬了去,这花也清净了,没杂味来搅他。"”黛玉此话有理且淡,但隐约中却能听出宝琴是水仙花香,自己黛玉却是药香,让宝玉要水仙而不要药,
““宝玉笑道:"我屋里今儿也有病人煎药呢,你怎么知道的?"”宝玉之“多心”更甚于其人,这里听出晴雯的“话”来了,
““黛玉笑道:"这话奇了,我原是无心的话,谁知你屋里的事?”黛玉的话语一箭双雕,不但指到宝琴而且指向晴雯),甚至可能黛玉确实不知道晴雯之事,宝玉不打自招了,
““你不早来听说古记,这会子来了,自惊自怪的。"”宝玉解释得或说“招”得圆满,黛玉虽然将其归咎于宝玉的“自惊自怪”,但其实说明黛玉对宝玉的态度已经“饶过”了,
““宝玉笑道:"咱们明儿下一社又有了题目了,就咏水仙腊梅。"”宝玉精力旺盛,曹雪芹如果真“听”了他的,那又要费不少心思了),
““黛玉听了,笑道:"罢,罢!我再不敢作诗了,作一回,罚一回,没的怪羞的。"说着,便两手握起脸来。”有趣至极,替宝玉害臊,
““宝玉笑道:"何苦来!又奚落我作什么。我还不怕臊呢,你倒握起脸来了。"”能让宝玉如此叫起来,真觉得内心害臊的,还真只有黛玉,
““宝钗因笑道:"下次我邀一社,四个诗题,四个词题。每人四诗,四阕词。头一个诗题《咏〈太极图〉》,限一先的韵,五言律,要把一先的韵都用尽了,一个不许剩。"”太极图,曹雪芹定有其见解,
““宝琴笑道:"这一说,可知是姐姐不是真心起社了,这分明难人。若论起来,也强扭的出来,不过颠来倒去弄些《易经》上的话生填,究竟有何趣味。”曹雪芹对易经的有趣见解之一:颠来倒去用词生填,实则无趣,
““我八岁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这一回曹雪芹和外国扯上了,
““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打着联垂,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实在画儿上的也没他好看。”曹雪芹见过?或听人说过?或杜撰?
““有人说他通中国的诗书,会讲五经,能作诗填词,”既然中国用了西洋的挂钟鼻烟壶膏药,西洋用用中国的诗词何妨?
““因此我父亲央烦了一位通事官,烦他写了一张字,就写的是他作的诗。"”突如其来此文,
““众人都称奇道异。宝玉忙笑道:"好妹妹,你拿出来我瞧瞧。"”)
““宝琴笑道:"在南京收着呢,此时那里去取来?"”)
““宝玉听了,大失所望,便说:"没福得见这世面。"”
““黛玉笑拉宝琴道:"你别哄我们。我知道你这一来,你的这些东西未必放在家里,自然都是要带了来的,这会子又扯谎说没带来。他们虽信,我是不信的。"”黛玉早知宝琴来出嫁的,自然嫁妆加自己物品都应该是全带来的,
““宝琴便红了脸,低头微笑不语。”让宝琴红脸,唯有此事了,)
““宝钗笑道:"偏这个颦儿惯说这些白话,把你就伶俐的。"”最伶俐的在这,
““黛玉道:"若带了来,就给我们见识见识也罢了。"”既然起了个头,没理由就此埋没的,
““宝钗笑道:"箱子笼子一大堆还没理清,知道在那个里头呢!等过日收拾清了,找出来大家再看就是了。"”这里宝钗自然要帮自己妹妹说话的,
““又向宝琴道:"你若记得,何不念念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