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二章 红楼四十八 中毒 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零二章 红楼四十八 中毒 三 (第2/3页)

是6放翁的诗!

    ““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这样的诗,至少工整,但曹雪芹评价就两字“浅近”(外人注:不过,也许6放翁有其他深意呢?(xx注:有吗)),6游作诗巨多,有几甚至有不少这样的诗也是很正常的,

    ““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嗯,恐怕香菱就只会“放帘”和“聚墨”了,

    ““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王维是有趣的,因为自然山水,正是有趣中的一种,

    ““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大量阅读,而且还要读对,读一些又臭又长的,只会也变得又臭又长,

    ““细心揣摩透熟了,”好的嘛,精品嘛,自然不能泛读,所以要细心揣摩,到“透熟”的程度,

    ““然后再读一二百老杜的七言律,”先飘逸,把心“自由”了,然后再重归工整沉厚,才不会飘逸得上了天回不来了,

    ““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自由和沉稳都有相当底子了,才知道李白的难得!

    ““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有了这底子,便有了至少百分之八十的“正动力”,便可对所有其他诗有“阅读权”、有“评点权”、有“吸收权”了,

    ““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这些属于“另类”,但是有前三者不具备的同样属于诗的灵魂的“另类”,所以此时再读这些,定受益非浅,而如果不读前三者,直接读这些,便可能只会入了“另类”的歧途,甚至会生出“看不起”李杜王的“邪心”,

    ““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黛玉这老师当得好!这里极其恰当的夸赞,把听了这些可能有些畏缩的香菱“用力”地往前推了一把!

    ““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定了“一年”时间,黛玉很有把握,正应了她前所言:“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说是成了“诗翁”,便可看出曹雪芹的调侃,毕竟是学,毕竟不是如李杜王等的天才,

    ““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也是好的。"”香菱虽无心计,但在悟性上聪明伶俐是肯定有的,自然听得明白,而且这种好学的态度也是成功的重要和主要前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