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红楼四十五 直接 二 (第2/3页)
,而且她这逻辑和道理除了主子奴才外,许多是很值得借鉴的,
““当日老爷小时挨你爷爷的打,谁没看见的。”,贾政是一路打过来的,所以贾政对宝玉已经算是“相当好”了,(xx注:宝玉生在福中不知福!(外人注:人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为什么非要被打!))
““老爷小时,何曾象你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了。”,意思是宝玉既不懂事又不懂规矩,(xx注:就是!(外人注:那时的有些“事”和“规矩”不懂也罢))
““还有那大老爷,虽然淘气,”,与贾政比淘气,所以贾政能世袭爵位,
““也没象你这扎窝子的样儿,也是天天打。”,宝玉虽也是“主子”,但赖嬷嬷对宝玉显然不太客气,
““还有东府里你珍哥儿的爷爷,那才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说声恼了,什么儿子,竟是审贼!”,所以贾蓉极怕贾珍,可参见前文贾珍训贾蓉时贾蓉的“窝囊”样,
““如今我眼里看着,耳朵里听着,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象当日老祖宗的规矩,”,赖嬷嬷挺留心,
““只是管的到三不着两的。”,赖嬷嬷实在不糊涂,
““他自己也不管一管自己,”,说得好!赞一赞赖嬷嬷,那些骂或怪赖嬷嬷这里说话太“奴才样”的人这些方面不但要能看到,也要好好来学一学,不要抓住主子奴才的猛一顿胡批判,
““这些兄弟侄儿怎么怨的不怕他?”,怨着怕贾珍,意思是你自己做得不咋样,反而这样来管我们?所以“怨”,其实仔细想想,与焦大的那“偷狗戏鸡爬灰养小叔子”实出一辙,只是这里说得隐晦罢了,
“你心里明白,喜欢我说,不明白,嘴里不好意思,心里不知怎么骂我呢!"”,赖嬷嬷实在是语重心长,听得明白的,知道赖嬷嬷是极有原则的人,虽然有主子奴才的原则在内,但大部分思维却仍然是关于如何“做人”的,除去主子奴才,如能听明白赖嬷嬷“苦口婆心”地教着如何做人的话,定是“喜欢听”的,因为,赖嬷嬷说的全是她心中的实话,而且是以她的原则、逻辑和道理来说的,而且说得相当直接,就算不接受或不完全接受她的做人原则,但只要能明白,还应该是喜欢听的,曹雪芹并未表示哪些赞同哪些反对,他只是如此实写,而既然是实写,赖嬷嬷这样一个老人还是值得尊敬的,
““正说着,只见赖大家的来了,接着周瑞家的张材家的都进来回事情。”,这里一共进来三个“家的”,所以注意这几个“家的”的区别,
““凤姐儿笑道:"媳妇来接婆婆来了。"赖大家的笑道:"不是接他老人家,倒是打听打听奶奶姑娘们赏脸不赏脸?"赖嬷嬷听了,笑道:"可是我糊涂了,正经说的话且不说,且说陈谷子烂芝麻的混捣熟。因为我们小子选了出来,众亲友要给他贺喜,少不得家里摆个酒。我想,摆一日酒,请这个也不是,请那个也不是。又想了一想,托主子洪福,想不到的这样荣耀,就倾了家,我也是愿意的。因此吩咐他老子连摆三日酒:头一日,在我们破花园子里摆几席酒,一台戏,请老太太、太太们、奶奶姑娘们去散一日闷;外头大厅上一台戏,摆几席酒,请老爷们、爷们去增增光;第二日再请亲友;第三日再把我们两府里的伴儿请一请。热闹三天,也是托着主子的洪福一场,光辉光辉。"”,这是赖嬷嬷的正事,而且里面的“破花园子”、“托着主子的洪福一场”等等,仍显其“本色”,
““李纨凤姐儿都笑道:"多早晚的日子?我们必去,只怕老太太高兴要去也定不得。"”很给面子,不但是等级使然,而且愿意给这个面子,
““赖大家的忙道:"择了十四的日子,只看我们***老脸罢了。"”,赖大家的显然很继承赖嬷嬷,或者说赖嬷嬷几乎决定了赖家的整个“家风”,
““凤姐笑道:"别人我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