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红楼四十二 心细 二 (第3/3页)
书的当时官吏,坏起来做起坏事来比没读过书的农夫何止坏上千万倍!
““这是书误了他,”,读了书,懂得书的内容,有的是遵从其中好处,有的却是明白后,撇除其中好处,反而“吸收”它的反面,这便是“书误了他”的真正意思,而并不是说他读不懂书,当然,读不懂书的可能更是大有人在,那是智商问题,又另当别论,
““可惜他也把书遭塌了,”,所以说是把书糟蹋了,
““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这里是指小耕种小买卖,所以没什么大坏处,“大买卖”坏处也许更大,
““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这话是中毒极深的表现,可怜宝钗如此聪明的女孩儿,
““偏又认得了字,”,原来认得字是误入歧途,而且注意,曹雪芹这里并非是专门在批判宝钗,而是借宝钗之口在批判当时对女子的几乎是毁灭性礼教,
““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当时那些“正经的”却有几本?有何可看处?
““却有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王夫人肯定是不见那些杂书的,倒是“没移性情”,而是“性情大变”,不但间接害死金钏儿,而且还算是亲手杀了晴雯,果然才是“不可救”,
““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按某些看官所料,黛玉应该是心中“大不伏”才是,于是,这才可见当时的这一套说法大大害人之处,不但宝钗已经“坚定”,甚至黛玉也开始“动摇”,
““只有答应"是"的一字。”,依当时“环境”,却也只能答“是”,因为,当时哪里有女子的其它的出路?
““忽见素云进来说:"我们奶奶请二位姑娘商议要紧的事呢。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史姑娘、宝二爷都在那里等着呢。"”,宝钗说是如此说,但接下来所做的事却与她说的这些正好相对,却是曹雪芹的一个大大的调侃,
““宝钗道:"又是什么事?"”,宝钗正在说着“针黹纺织”的“分内”的事,但马上就要去做“诗词”的“分外”的事了!可见“说教”是一回事,但“人性”却果然又是另一回事,此时真象一出讽刺喜剧了。
““黛玉道:"咱们到了那里就知道了。"说着便和宝钗往稻香村来,果见众人都在那里。”,原来这么多人都是在要做着“分外”之事,不知宝钗现在和待会心里又会如何想?”
“宝钗的心也很细啊,”小戒看得瞪大眼道,又指着小猴道:“原来你一直在做‘分外’的事,不但不看书,还如此逍遥自在!”
“那你呢,”小猴反笑道,“你吃了睡睡了吃,果然是该宰的货!”
“难道我们去取经是‘分内’的事?”老沙突然道。
“阿弥陀佛!”小唐双手合什道,“该做就去做,想做就去做。”
“小唐又在打谜!”小戒不满道,“我知道哪些该做,我知道哪些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