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三章 红楼四十一 雅?俗? 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八十三章 红楼四十一 雅?俗? 二 (第3/3页)

触动妙玉心中之妙,实则是在为黛玉不懂其特情而生气,

    ““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可见妙玉对黛玉和宝钗的“重视”或“心交”,

    ““你怎么尝不出来?”,就算尝不出来,也不能说是前面的雨水,

    ““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恨黛玉不知其妙,恨自己把黛玉当妙人,但黛玉却说出如此不妙的话来,

    ““如何吃得。"”,原来给贾母等人吃的都是“吃不得”的,妙玉之妙,这里已经妙上一个极点,不能理解妙玉之心之人的人自然很难理解,

    ““黛玉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过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黛玉如此个妙人儿,在天性妙处的妙玉面前竟也不能相通,(xx注:莫非大白纸能通妙玉之妙?(外人注:那又怎样?))

    ““宝玉和妙玉陪笑道:”,妙玉恐怕是宝玉极少会感觉到“怕”的女子,

    ““"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妙玉绝想不到这些,

    ““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即是如此,

    ““你要给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你,快拿了去罢。"”,妙玉其实真是一个极妙的人儿,只是黛玉为宝玉之情或说人间之情所牵,宝钗为封建诸多框框所困,可惜了不能解妙玉,

    ““宝玉道:"自然如此,你那里和他说话授受去,越连你也脏了。只交与我就是了。"”,宝玉此话却妙!说到底,能解得妙玉一二甚至三四的,竟然仍是宝玉,所谓妙玉之“妙绝”与宝玉之“痴病”,不说内容,其“理”倒很有些相通之处,

    ““妙玉便命人拿来递与宝玉。宝玉接了,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如何?

    ““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妙玉也感受到了宝玉之妙或之“痴”,

    ““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尚有更妙之处,

    ““宝玉道:"这是自然的。"”,宝玉很能理解,

    ““说着,便袖着那杯,递与贾母房中小丫头拿着,说:"明日刘姥姥家去,给他带去罢。"交代明白,贾母已经出来要回去。”,“俗人”做的事,

    ““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不在话下。”,虽有“闭”字,但显然不是“自闭”,但如果说“自妙”,大概有一点相似,但谁又能有如妙玉之妙呢,

    “我通篇就看到一个字,”小戒又道。

    “什么字?”小猴笑道。

    “妙!”小戒道。

    “这个好象都看到了。”老沙道。

    “什么意思?”小戒便瞪老沙。

    “菩提之妙,”小唐道,“四面皆花。”

    “又是什么意思?”小戒大愣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