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红楼三十五 玲珑心 一 (第2/3页)
正如宝钗说的,所谓这些书容易“移性”,但为什么不说正是迎合性情的呢,而“孀母弱弟”,其实倒稍稍“影射”了一下宝钗的“孀母悍兄”,而黛玉称自己“又非佳人”,很显然,黛玉虽然清高,但绝非自大自恋之人,而且,其实也说明黛玉对所谓“佳人”二字的不感冒(xx注:恐怕是曹雪芹对当时和以往小说中写的“佳人”的不以为然吧)
““一面想,一面只管走,不防廊上的鹦哥见林黛玉来了,嘎的一声扑了下来,倒吓了一跳,”,好鹦哥,显然又是一个能与黛玉“亲近”的,
““因说道:"作死的,又扇了我一头灰。"”,可见经常如此,
““那鹦哥仍飞上架去,便叫:"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好嘛,成精了,
““黛玉便止住步,以手扣架道:"添了食水不曾?"。”,鹦哥此话让黛玉自然顿生“亲近”感,
““那鹦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林黛玉素日吁嗟音韵,”,不但成精,而且通灵了,
““接着念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尽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紫鹃听了都笑起来。”,果然奇特,说明黛玉经常念这葬花词,心中阴郁一直不散,而且,念这词时,都是先“长叹一声”,显然也是心中有感时才会念,而不是有事没事都来念一念,
“紫鹃笑道:"这都是素日姑娘念的,难为他怎么记了。"”,这句话便可见鹦哥可能是第一次完整地念出此词,所以见到黛玉来时才会如此“激动”,
““黛玉便令将架摘下来,另挂在月洞窗外的钩上,”,有如此“表现”,“待遇”自然是不同以往了,
““于是进了屋子,在月洞窗内坐了。吃毕药,只见窗外竹影映入纱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好清静地方!
““黛玉无可释闷,便隔着纱窗调逗鹦哥作戏,又将素日所喜的诗词也教与他念。这且不在话下。”,好嘛,没有孀母弱弟,却有紫鹃鹦哥也,
““且说薛宝钗来至家中,只见母亲正自梳头呢。一见他来了,便说道:"你大清早起跑来作什么?"宝钗道:"我瞧瞧妈身上好不好。昨儿我去了,不知他可又过来闹了没有?"一面说,一面在他母亲身旁坐了,由不得哭将起来。”,一个是委屈,且似乎无人能体谅自己,一个是本来让薛蟠安分一点,却没想不但让薛蟠说出“金玉配”的事,还让自己妈妈跟着心情不好,所以才如此,
““薛姨妈见他一哭,自己撑不住,也就哭了一场,”,薛姨妈与宝钗两个,才真是互怜互爱,可谓母女相依为命,所以一方的情绪很容易触动和感染到另一方,
““一面又劝他:"我的儿,你别委曲了,你等我处分他。”,“处分他”?现在看起来便有些忍俊不禁,
““你要有个好歹,我指望那一个来!"”,作母亲的真正的心里话,
““薛蟠在外边听见,连忙跑了过来,”,估计可能也是因为昨晚虽然母女两个冤枉自己,但自己却反而是大大得罪了母亲和妹妹,所以一大早也准备来母亲处请罪,但宝钗当然会早他而先到,于是正好在窗外听到这番话,
““对着宝钗,左一个揖,右一个揖,”,就差磕头了,不过还算态度诚恳,
““只说:"好妹妹,恕我这一次罢!原是我昨儿吃了酒,回来的晚了,路上撞客着了,来家未醒,不知胡说了什么,连自己也不知道,怨不得你生气。"”,理由也算充分,
““宝钗原是掩面哭的,听如此说,由不得又好笑了,”,毕竟是自己亲哥哥,如此作派想必平时也少见,所以由不得失笑起来,
““遂抬头向地下啐了一口,”,好动作!
““说道:"你不用做这些像生儿。”,“相声儿”的谐音?不过说句笑话,薛蟠去讲相声恐怕也不差哦,他前面的表现就非常地“原创”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