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五章 红楼三四 境界和底限 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五章 红楼三四 境界和底限 六 (第2/3页)

,如何逃得了她的法眼?

    ““过后儿没事就罢了,倘或有事,不是你干的,人人都也疑惑是你干的,”,不但薛蟠身边的人人,甚至各位看官们也认定是他,

    ““不用说别人,我就先疑惑。"”,连宝钗都疑惑,我猜错也情有可原了,(xx注:哈哈,大白纸在拿宝钗作挡箭牌,(外人注:比你好,就知道钻空子!))

    “宝钗整个这番话却让人听得淋漓尽致!这才是宝钗!这就是宝钗!有理有力有节,让薛蟠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却又拿宝钗毫无办法,

    ““薛蟠本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一生见不得这样藏头露尾的事,”,这却是曹雪芹对呆哥的另一个总结,也说明呆霸王原来也有其“可爱”之处,虽可能是胡作非为的呆霸王,但并非暗箭伤人的阴小人,

    ““又见宝钗劝他不要逛去,他母亲又说他犯舌,”,母亲妹妹同时如此责怪自己,想必是从未有过的,

    ““宝玉之打是他治的,”,全是这个起因,

    ““早已急的乱跳,赌身誓的分辩。”,被别人冤枉也就罢了,被自己身边这样两个亲人如此冤枉,自然如同跳到烫锅上的猪一般又跳又叫起来(xx注:为何到薛蟠这就成了“烫锅上的猪”了(外人注:为了形象比喻)),

    ““又骂众人:"谁这样赃派我?我把那囚攮的牙敲了才罢!分明是为打了宝玉,没的献勤儿,拿我来作幌子。”,糊涂就糊涂,以为人人都象他这般糊涂,哪有拿这事献勤儿的,明明就是他的嫌疑最大!虽然最终不是他做的,但要怪也要怪他平时积下的“好德”,

    ““难道宝玉是天王?他父亲打他一顿,一家子定要闹几天。”,这话倒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尤其是那些男子们,哪个有宝玉如此的“待遇”?难免都会在心中嘀咕嘀咕,

    ““那一回为他不好,姨爹打了他两下子,过后老太太不知怎么知道了,说是珍大哥哥治的,好好的叫了去骂了一顿。”,原来还有这事儿,而贾珍虽然在某些事上很狂放,但宝玉这事却定是他十分谨慎的,所以显然也是一宗冤枉,所以薛蟠才拿过来作比,

    ““今儿越拉上我了!既拉上,我也不怕,越性进去把宝玉打死了,我替他偿了命,大家干净。"”,呆霸王三字尽显!

    ““一面嚷,一面抓起一根门闩来就跑。”,果然“说到做到”,

    ““慌的薛姨妈一把抓住,”,却不要拉他,看他如何是好?(xx注:大白纸喜欢看笑话,(外人注:什么笑话,却真不拉薛蟠,看他会如何?))

    ““骂道:"作死的孽障,你打谁去?你先打我来!"”,说的是!如果真去打,显然就如同打薛姨妈身上和脸上,

    ““薛蟠急的眼似铜铃一般,”,果然已呆霸心,

    ““嚷道:"何苦来!又不叫我去,又好好的赖我。”,逻辑极其混乱,但在呆霸王看来却极其合理,

    ““将来宝玉活一日,我担一日的口舌,不如大家死了清净。"宝钗忙也上前劝道:"你忍耐些儿罢。妈急的这个样儿,你不说来劝妈,你还反闹的这样。别说是妈,便是旁人来劝你,也为你好,倒把你的性子劝上来了。"”,宝钗这些话却道出宝钗其实内心是标准“和事”者,

    ““薛蟠道:"这会子又说这话。都是你说的!"”,果是哥哥怪妹妹的口气,

    ““宝钗道:"你只怨我说,再不怨你顾前不顾后的形景。"”,薛蟠就是这样的人,他如何会怨自己,

    ““薛蟠道:"你只会怨我顾前不顾后,你怎么不怨宝玉外头招风惹草的那个样子!”,薛蟠说到现在,就这句话拿捏到了貌似“要害处”,

    ““别说多的,只拿前儿琪官的事比给你们听:”,此事正是宝玉被打之事的核心事件,薛蟠所谓正歪打正着,

    ““那琪官,我们见过十来次的,我并未和他说一句亲热话;怎么前儿他见了,连姓名还不知道,就把汗巾子给他了?难道这也是我说的不成?"”,原来如此,薛蟠心中吃醋不假,也知道宝玉和蒋玉菡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