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红楼二三 线索 四 (第2/3页)
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然后自残,
““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然后替对方“虐已”,
““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定是以前没听过宝玉如此“认错”,因为,宝玉也从未见黛玉如此火过,自然宝玉也从未如此情急过,所谓情急生智,大概便是如此,
““揉着眼睛,一面笑道”,好个模样!揉着眼睛,显然眼圈儿已红,说不定那闪闪泪花儿已经显现,而一面笑道,极其惹人怜爱!
““"(黛玉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嘲笑其有贼心没贼胆,
““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呵呵,黛玉此话比前面的“多愁多病身、倾国倾城貌”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说是说“我也告诉去”,但终归仍然是“银样蜡枪头”!
““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均是心中的文字,仿佛如同自己写的一般,如何能不一目十行?
““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宝玉定是余悸未消,
““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曹雪芹收得好,如同围棋中收官,总有用不尽的劫材,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虽是如此说,但显然是由于前面“一目十行”的《会真记》才“闷闷”的,
““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有文还不行,还要有声,有曲,有歌,才能将那种感觉完全体会出来,
““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尤其是上次看了那些“热闹”戏后?
““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又是最怕“凑巧”,最怕“偶然”,
““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正合前落花、流水、葬花之意!
““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在一旁听似乎更能入心,
““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无可奈何之情已然将黛玉牵住,
““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戏唱给喜欢热闹人,写戏的人尤其是写“真情戏”的人却其实是心血皆入,如果能体会这“心血皆入”,便“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了,
““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只要没误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