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二章 红楼二三 线索 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零二章 红楼二三 线索 三 (第2/3页)

曰“神童”,

    ““再有一等轻浮子弟,爱上那风骚妖艳之句,也写在扇头壁上,不时吟哦赏赞。”,仔细品味以上尤其是第一,实在够得着这个水准的,

    ““因此竟有人来寻诗觅字,倩画求题的。”,这可不是冲着虚名而来,而真是看上了其中的意境,哪怕是所谓“风骚妖艳”,因为,谁要想写也不是就能写得出的,写得出也未必能写出宝玉的意境的,尤其是第一,所谓“写在扇头壁上,不时吟哦赏赞”,也是很有意趣呢,

    ““宝玉亦得了意,镇日家作这些外务。”,伤仲永?不过只要在做,便也是可能必经的一个过程,

    ““谁想静中生烦恼,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对于宝玉来说,很正常,前几日感觉新鲜,但所有新鲜事物都经历,所有新鲜感觉都体验,甚至连在诗中的感觉也因“镇日家作这些外务”而消耗殆尽,自然会“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

    ““园中那些人多半是女孩儿,正在混沌世界,天真烂漫之时,坐卧不避,嘻笑无心,那里知宝玉此时的心事。”,嗯,无拘无束,有打有闹的,在那个年纪已是天堂,

    ““那宝玉心内不自在,便懒在园内,只在外头鬼混,却又痴痴的。”,“鬼混”?不要理解差了,只是瞎逛的意思,“痴痴的”,斗胆猜一下,便是宝玉春情已动,却找不着能“应景”的任何“**”的事物,

    ““茗烟见他这样,因想与他开心,左思右想,皆是宝玉顽烦了的,不能开心,”,正是前面“闷闷”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深层次的原因,深层次的原因还是那“痴痴”的,

    ““惟有这件,宝玉不曾看见过。想毕,便走去到书坊内,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买了许多来,引宝玉看。”,解决“痴痴”的法子来了,

    ““宝玉何曾见过这些书,一看见了便如得了珍宝。”,果然十分“应景”,

    ““茗烟嘱咐他不可拿进园去,"若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呢。"”,连茗烟都知道,可见这些书之“不登大雅之堂”,甚至其中还有不少所谓“**”,而显然,“如得了珍宝”,也足见曹雪芹对这些书的评价,虽不是“珍宝”,但也值得一看,

    ““宝玉那里舍的不拿进园去,踟蹰再三,单把那文理细密的拣了几套进去,放在床顶上,无人时自己密看。那粗俗过露的,都藏在外面书房里。”,好!纵然是“值得一看”,但仍然分两类,一部分怡情甚至怡心,一部分可能只能怡“性”,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