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四章 红楼十八回(二):情感与自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十四章 红楼十八回(二):情感与自由 (第3/3页)



    凝晖钟瑞匾额薛宝钗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着宸游夕,孝化应隆遍省时。

    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薛宝钗写来一看就是驾轻就熟,而且没有李纨那些“工整”的词句,既有大家闺秀之灵气,又能全面“喜悦”元春的心情)

    世外仙园匾额林黛玉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呵呵,黛玉的不用说,自当第一!一个是绝对脱俗(以上的所有其实皆未脱俗),二个是轻巧灵气(打上了深深的黛玉烙印),三个是完全没有媚元春之气,最后一句“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不但能让元春“微笑”,而且丝毫不破坏全诗的真性情,而这还只是“原来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贾妃只命一匾一咏,倒不好违谕多作,只胡乱作一五律应景罢了”,而此处也可见薛宝钗之稳和林黛玉的锋芒毕露,显然,在大人们看来,薛宝钗更讨人喜欢,

    “接着是宝玉的诗,男孩子的诗嘛,不评也罢,大概就象作文一样了,唉,除了唐朝,封建科考害死人啊,嘿

    “而宝钗给宝玉支招的如果忘了“绿蜡”,就是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呵,可能现代人绝大多数都属于“赵钱孙李”都忘了的,

    “而黛玉给宝玉支招的“此时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负,自是不快”,更是再次说明其性格,宝玉自然十分喜欢这种真性情的性格,而生“爱”,但大人们显然更喜欢稳重的性格,而生“婚”,这一些,大概都是后面细微的伏笔吧,

    “接下来看戏,《游园》、《惊梦》,已经点明今天虽热闹,但后事已不妙,

    “最后告别,所谓“贾妃虽不忍别,怎奈皇家规范,违错不得,只得忍心上舆去了”,再证其之“不自由”!此贵妃,何贵之有?”

    “真是!”小戒叹道,“多少人想成为贵妃,但成为后,又有什么好!”

    “如果既能成为贵妃,又能有自由呢?”小猴笑道。

    “什么意思?”小戒一翻眼道。

    “阿弥陀佛!”小唐忙道。

    “小唐一定知道是什么意思?”小戒忙道,“否则他不会阿弥陀佛了!”

    “罪过罪过!”小唐忙转身走了。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