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平台策 (第2/3页)
一万七千多。原来,蓝理和陈蟒发觉刘王二人守卫森严,急攻难下之后,终于调整了策略,以退兵为饵,引诱两人从险要之地走了出来,然后以伏兵断两人后路,一举全歼之。
……
“南边儿一下子杀了一万七千多,我这边又杀了五千多,俘虏了两千……台湾现在总共有多少人口来着?”接到战报之后,于中摸着头皮不住苦笑,其实他这一战并没有杀多少人,杀人多的只是年羹尧,这家伙在后面追击沪尾叛军的时候,根本就没想过要俘虏,等到战斗停止之后,死于他那支部队手下的叛军已经接近四千,可是,这笔帐只会被计算在主将,也就是他于中的头上。
“当年台湾在荷据之时大约有十万汉人,郑成功攻台,共携来官兵及眷口计三万多人,其全又带来六、七千人。但水土不服病故者有五、六千人之多。因海禁令的实施,郑成功又派人在闽粤沿海,招漳、泉、潮、惠等地流民数万,移入台湾。后来,郑成功之子郑经又派兵参予三藩之乱,为朝廷所败,十万郑军投降……现在,台湾的汉人总数亦不过是在二十万至二十五万人之间。”于中的这个问题武将们都不知道,最后,杨远从手下掏摸出来一个管军需的小官,总算回答上了这个提问。
“二十万人……一下子就被咱们砍去了差不多七分之一!”于中听后连连摇头。
“这些叛贼是死有余辜!”杨远瓮声答道。
“死有余辜?”于中微笑着朝他问道:“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台湾会这么容易发生暴乱?七分之一,如果说得大方一些,都能说成是‘一人作乱,全台皆反’了!难道仅仅就那么几个贪官污吏就能有这种本事?”
“这……这个末将怎么清楚?”杨远撇清道。
“大人,您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年羹尧跟着于中的日子也算久了,这一次杀性大发,事后一直担心于中找他算帐,所以,说话的时候有些小心翼翼。
“台湾是个好地方啊!……你们看!”于中的帐壁上挂着一副台湾地图,他伸出手指指着地图上,从北向南一路指点了下去:“基隆、沪尾、竹堑(今新竹)、半线(今彰化)、台湾府城(今台南)、安平、打狗(今高雄)、宝桑庄(今台东)、蔴园寮(今新港,也叫成功)、奇莱(今花莲)诸地都有地方适为港口,而且,台湾北部,多平原,土地肥沃,尚没有多少人开垦……”
“大人是说,若是有人据占台湾,必成祸患?”年羹尧从“港口”一词之中就听出了于中的意思,于中这几年的都统可不是白当的,日日夜夜都在朝着手下灌输着“海权”的意识,而且,为了加深手下对此的认识,他甚至还冒着危险带领船队去了日本边儿上几次,并跟手下一起以日本的海疆为例进行了多场战局推演,以实例说明了海权的重要。所以,他的手下现在大多数都能了解到海上力量的重要性,年羹尧身为侥侥者,自然也不落后。
“不错!你们看台湾这个地方,向东,过台海就是福建,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