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5节政治难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35节政治难题 (第2/3页)



    前几天袁世凯假意被刺杀受伤,一直不半出面主持渊叭,不知道他是包藏了什么样的祸段棋瑞不肯再继续回防京城后,又有吴禄贞再次南下的谣言甚嚣尘上,山东德州的北洋军再逢败绩,在德州的防线炭可危,而湖北的革命军已经收复了湖北全境,有大规模进入河南的意图。

    在这种恶劣形势下,湖广总督段棋瑞致电清内阁、军咨府、6军部,报告所部多有与革命党勾通,共和思想已不可遏。无长久维持之信1心。

    月飞日段棋瑞再致电清内阁,以民心、军心趋向共和,已与各路将领熟商,拟即联衔,陈请代奏。文曰:“恭读上月初九日懿旨,政体付诸公决,以现在人民趋向,何待再卜,不禁沸泣久之。迩来各将领不时来言,人民进步非共和不可;且兵无饷补,饷械俱匿,战守无具,败亡不免,稍一迟回,东、皖、豫亦无完土,即皇室尊荣,势必因之而减,瓜分惨祸,将在意料之中。我辈死不足惜小将何以对皇室?何以对天下?已与各路将领熟商,始则责以大义,令其镇静,而竟刺刺不休,退有后言。昨闻恭王、泽公阻挠共和,多愤愤不平,要求代奏,各路将领亦来联衔。压制则立即暴动,敷衍亦必全溃,十九标昨几叛去,业经电陈,走动机已兆,不敢再为迟延,拟即联衔,陈请代奏。”

    6月1日满清内阁以徐世昌、袁世凯、冯国璋、王士珍四人名义电告段棋瑞等,请勿轻举妄动。文曰:“忠君爱国,天下大义:服从用命,军人大道;道义不存,秩序必乱,不为南军所俘,便为乱军所胁,利害昭著,万勿误技。我辈同泽有年,敢不忠告。务望创切劝解,切勿轻举妄动。联奏一层,尤不可。亦不能代递,务望转请诸将领三思。涕泣奉复。昌、凯、璋、珍。”

    同一天。由段棋瑞领衔,清军将领联名致电清内阁、军咨府、6军部、并各王公大臣:请即代奏清廷,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

    隆裕太后召集御前会议时,王公亲贵到的寥寥可数,只有代表袁世凯的赵秉钧如时而至。隆裕向着赵哭说:“赵秉钧呵,你快点去对袁世凯说,一切事都好商量,保全我母子的性命要紧。”

    原来袁世凯自从前几天被“革命党人”刺杀后就称病不入朝,派民政部大臣赵秉钧代表他参加御前会议。

    赵秉钧大声的说:“今天开会,明天也开会,议来议去议不出个,所以然来,既然御前会议都不能作决定,内阁也只好辞职了。”

    他说完便气冲冲,满面怒容地往外跑。外务部大臣胡惟德、邮传部大臣梁士诏也跟着退席,吓得隆裕脸都变色了。

    赵秉钧在袁世凯看来,就跟三国时的华歆一样,担任着逼宫的任务,他为人伶俐。长于机谋,后来竟给他爬到典史,由典史而同知,由同知而道台。由道台而巡警道,由巡警道而民政部侍郎、尚书,一路扶摇直上,官运亨通,成了袁世凯的密探部妾脑。当时的北洋军人都呼之为赵大哥而不名。他自号智庵,俨然认为自己是袁的大智囊。

    赵大哥的“逼宫”好戏一直唱了好多天,在良弼遇刺和北洋军通电后的第二天。赵在御前会议见到隆裕太后痛哭,赵大哥的眼泪也不禁夺眶而出。

    下朝后。京畿营务处的要员雷朝彦震春6郎斋建章等都迎上去问消息。

    雷问:“大哥,今天的戏唱得如何?”赵连连摇头说:“难过,难过。这种戏不是人唱的!”

    满清朝廷眼见人心军心都已大变,而袁世凯又不露面,赵秉钧则不断逼宫,因此一再催促袁世凯销假视事,这头老狐狸不但不肯回来,而且还假意请辞,让王公担任内阁总理。

    满清鲁廷在接到段棋瑞等前线将领所的通电后,为了缓和及安抚,乃由内阁复电,一面深许各将领的“忠君爱国至诚小”一面仍觉得“改变国体,事关重大,非付之国民公决,不足以昭慎重。”

    其实这时隆裕太后已毅然决然付袁以决定大计之权,不过二三近支王公仍多方留难。所以段等的通电出后一个。星期,清帝退位之诏仍未颁布。

    6月日。段棋瑞、王占元、何丰林、李纯、王金铸、鲍贵卿、李厚基、马继增、周符麟九人出逼退的第二电,专向少数王公说话,措词更为激烈。并以即将率全军北上相恫吓。

    满清王公们开始出现退缩,不少权贵开始转移资产,往天津租界或往青岛,显得毫无信心。

    之前编练禁卫军以及旗人巡警一事也开始冷淡下来,显然并不得。

    南与北一样的惹人关注,一样的让列强牵肠挂肚,各国公使领事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活动,并且探听南北双方的最新动向。

    6月6日。黄兴抵达南京,自从湖北局势稳定下来之后,他响应了孙小中山的号召。到南京商议成立统一政府。

    跟随他而来的一干武汉义元勋也开始活动,联系各派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