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1节汉口大反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21节汉口大反攻 (第2/3页)

街小巷,开始与北洋军进行巷战。

    “这种战术历史上只有女真人用过浪接浪的攻续不断。而且宗仓是不要命的打申仁甘竹们拼消耗拼士气,如今我们弹药储备不多,打不得大战,莫耍撑不住了,被他们打顺了我们弹尽粮绝怎么办?”

    冯国璋一个劲的骂娘。眼前的局势让他分外的恼火,直想骂人,革命军一下子就抓住了他的软肋,死不放手。

    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军练不足以及战术素养不够等短处都被很好的掩盖了,现在狭路相逢勇者胜,他们凭借着一股锐气勇往直前,让心忧弹药后勤的北洋军很是头疼。

    “一旦被他们打了回来,我们要再动总攻,那就是几天后的事情,到时候北洋军的补给便可以从北方运来,不趁这个机会猛攻下去,只怕我们气泄了,再要鼓起来是不能够的了

    程潜这次坚决要求趁势动总攻,不是因为对战场态势的不了解而无知,实在是知道眼前是个极好的机会,机会稍纵即逝,决不能轻易放弃。

    方延年的那支部队大半是从南华过来的,战力与革命军完全不是同一个档次的,要不是人数不够,只怕光凭他们就能重创北洋军,哪里轮得到冯国璋在汉口加官晋爵。

    程潜明白方延年就是一头狼,刚刚在刘家庙给北洋军重创,必定会重新潜伏起来等待机会。自己这边动总攻,等到北洋军筋疲力尽的时候,便是这头狼再次狠狠出击的时候,他很期待,期待这头狼的全力一击能给北洋军怎样的重创。

    黄兴最得意的就是之前将方延年放了出去,湖北军政府的人不信任他们,他却信任他们。这也是他的肚量,也是他与孙中山不同的地方。

    其实在这个时代,黄兴的威望要高于孙中山,只是由于顾全大局,才以孙中山为,这也是孙中山在革命同志心目中地个提升的原因,那就是有黄兴的支持。两人是一体的,一荣俱荣。

    谭人凤从四川赶到汉阳,带来了一批军火,使得黄兴心中有底,下定决心利用当前的有力形势狠狠的搏上一把。

    谭人凤为人孤傲,但对黄兴的人品真心钦佩,他为李秉衡做事,却一直在谋求拉近黄兴与李秉衡两人的关系,他当机立断。断然拒绝了乔欲寰让他担任四川省长一职的请求,活动于四”与湖北之间,让黄兴能够最大限度的掌握湖北军政府。

    如今同盟会分为三派,一派以黄兴为,一派以孙中山为,当然这主要是汪精卫与胡汉民等人出于私心,想借着孙中山与李秉衡分庭抗礼,许多的革命党人也是这般想法,如果李秉衡成为同盟会党魁,那么他们这些人必然无法掌握权力,这是他们所不情愿的。

    而以宋教仁为的一批同盟会员与革命党人则选择支持李秉衡,这派人目前的实力最强,目光也更高远,他们甚至提出整合全国革命党,成立建立在同盟会基础上的新政党。

    宋教仁致力于内阁制,尤其是政党内阁,他不仅为了这一政治理想努力,也未必没有存着在南华实行政党政治的政治抱负,所以他义无反顾的支持李秉衡。而孙中山那派人是反对内阁制的,所以现在的关键在于黄兴。

    很多同盟会的老会员都开始怀疑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不够纯粹,不够成熟,是承袭了封建**的遗钵,孙中山是致力于人治的,并不是完全的民主政治,这也使得革命党人内部对孙中山充满着担忧,担忧他是否具备真正领导中国革命的资质。

    也许孙小中山本人并不热衷于争权夺利,但是他那卑拥护者却不这么想,有这帮人在。革命党内部的权力争斗必将无比激烈。

    黄兴却是个不热衷争夺权力的人,当年同盟会成立时,他若要争总理之位,可以说难度系数很小。因为由他主理的华兴会人数最多,威望也最隆,若单以票选,由孙中山主理的兴中会必然处于弱势位置。但黄兴并未乘机争权。而是生怕自己受大家过分热情的推戴。冷落了孙中山,提议由孙“中山出任同盟会总理一职。

    现在由黄兴出面组织革命政党的大联合是最为恰当的,光凭宋教仁还不够,因为目前黄兴正在事实上领导武汉的革命,武汉军政府的义功臣们拥有的政治实力不容忽视,也只有黄兴才能从名义上驾驭他们。

    义功臣们纷纷赶到汉阳,他们也得到了刘家庙军火库被毁的消息,军政府一片欢腾。一扫之前的颓势,一扫之前弥漫的投降妥协气拜

    这次革命军的汉口大反攻声势过了以前,使得许多的洋人都在租界争先恐后的打探消息,观察交战态势。

    革命军突然爆出来的战斗力让他们暗自心惊,革命军强势是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满清政府当然要到台,他们看中的是袁世凯,当然革命军也可以上台,但是不能太强势,强势了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