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4节改组同盟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04节改组同盟会? (第2/3页)

英属圭亚那之间有争议与搁置的领土扩大化转交给南华,拍屁股走人。他们想着这里将会成为一个烂摊子,毫不知情的南华必定会承受英国人的怒火,因为兴冲冲的南华迅的在美国组建了华桥武装,进入了争议领土,保卫边疆。

    而李秉衡则更是“傻乎乎”的向这片地区增派人手,美州洪门也派人向这里活动,驱赶了“非法侵占”这里的许多印度人后裔与黑人。

    这已经引起了英国的极大愤慨。接连向南华提交了外交照会,李秉衡装作毫不知情的将责任推给荷兰。声称当初交接时便是如此,具体还耍让英国、南华与荷兰三方再次的展开磋商,商议争议地区的归属。

    李秉衡却是知道,争议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法以及铀矿和硬木资源。有便宜不占不是他的风格,他还要感谢多此一举的荷兰人,实在是太配合了。

    方面与英国在扯皮,一方面却加大了对这些个地的占领与控制,使得英国毫无办法。

    英国怂恿智利向南华转让原属秘鲁的领土,并且支持南华向秘鲁出领土要求,一方面是挑拨南华与美国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想分散南华的注意力,给点甜头南华,希望可以在圭亚那的土地谈判中有所让步。

    “满清**无能,放任英国掠夺子民前往环境恶劣之地从事种植,必将受到惩罚。不将国民当作国民的国家政府,国民也不会将它当作国家的政府,早晚会起来推翻它。”

    听到对方不动声色转换了话题,塔夫脱也不说破,笑着说道:“不知道贵国目前形势如何?昨天报纸刊了贵国宋教仁先生的文章,他呼吁救国人士齐集上海,商讨中国未来可走之道路办法,并且呼吁满清皇族内阁下台,让立宪人士与革命人士组建民主政府。”

    这的确是大事件,同盟会第一次出了声音,不再躲在地下,代表着同盟会从此将走在明处,肩负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

    宋教仁同时呼吁同盟会人士齐集上海,商议改组同盟会,并且电告李秉衡、徐锡麟与秋谨等在南华身居高位的同盟会、光复会以及其他党派领导人,希望他们可以站出来领导草命。

    这无疑是在标新立异,因为之前在澳门集会的革命党人与立宪派还未尽散,不少人就在澳门安心展势力。联络海内外,准备图谋下一场起义。

    这些人都是支持黄兴领导革命的。其中也有部分拥护孙中山,但是由于黄兴与湖北湖南革命党人以及立宪派中人关系良好,他们主张由黄兴为,在武汉或者九江等地动起义。

    宋教仁此举得到了黄兴的默许,但是其他人并不理解,一向看不惯宋教仁的汪精卫在报纸上驳斥了宋教仁的另起山头,认为他没有资格与能力号召改组同盟会,并且认为他提出的让同盟会在明面上活动对同盟会有危害。

    “一旦让满清知道我们在新军中的会员,那么势必要引起骚乱,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汪精卫从昨天到今天,一直在黄兴耳边数落着宋教仁,不过黄兴却一直沉默不语。

    “改组同盟会,他是想怎么改,他当同盟会魁,还是让那李光华或是徐伯称当家作主,到时你将置身何处?”

    到时将置身何处?

    黄兴喃喃念道,“谁有能力领导革命便为雄,那李光华等人确实有才能,能治理一国,而我等,依然疲于奔命,奈何不得满清。如今看来,当年之争,谁对谁错?”

    胡汉民在一旁拍着桌子说道:“我决不承认,要不是当时李光华等人利用我同盟会,在南洋窃取我等之成果,靠着同盟会的名头聚拢革命精英,他们怎能有今日之成就。不。这是同盟会的成就,改组同盟会。那是不是我们都要去南华当官。他李光华肯不肯让位?”

    这话句句诛心,说得黄兴心惊肉跳,前后几年他们这派人与南华那边的争执与纠纷,一路风风雨雨,貌合神离的合作,历历在目。

    “对,要不是他们在背后挚肘,我们革命早就成了,当初我们拿下镇南关,何等风光,广西指日可下,云南旦夕可平,可恨那李光华小人。居然说动中山先生求稳,一稳稳到了被打出广西。广州起义,我们几乎就要成功,但是后续无力,我们已经有与满清正规军事决战的能力,只是武器弹药与粮饷依然不济的缘故。现在有立宪派士伸合作,要粮饷有粮饷,要人有人,革命以我等为尊,奈何竟要恳求那李光华来领导?可笑!”

    汪精卫慷慨而谈,神情肃穆。一脸幕气,仿佛李秉衡与宋教仁等人彻头彻尾的小人,并且狼狈为奸。国家多难,正要他们这样的精英站出来解救民族危亡,舍我其谁。

    自从与立宪派达成一致,准备在长江流域动几省革命后,汪精卫等人便踌躇满志,希望一举覆灭满清,建立民主政府,成为开国元勋,将来成就未可知也!

    但是宋教仁在上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