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节阿萨姆 (第2/3页)
其他对白盾“目要求严格的武器都将不再是奢望。
更何况阿萨姆地区资源丰富,到时候可以开工业基地,凭借这里向其他印度邦辐射。
阿萨姆不同于印度的其他邦,这里曾经诞生过俸族人建立的阿耸王朝,口前俸族人仍有不少,依靠他们将使得对这里的统治更为有利。
修筑公路的人全部是印度人,虽然他们懒惰甚至是蠢笨,但是熊成基不惜用他们的生命来堆积起这条公路。阿萨姆的印度人太多了。
打下阿萨姆就是希望可以尽快的到这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加上这里的森林资源以及茶叶、粮食,弥补巨额的军费。
当然,最为重要的,李秉衡希望可以得到这里的人力资源,人口,是他最看重的。
开西康、阿萨姆以及缅北,需要大量的人力,也需要付出巨量的生命,在南华本土工程机械以及人力资源吃紧的形势下,只能凭借这些印度人。
在他的办公室保险箱中,有着关于印度的绝密资料,其中一份文件上有着一串数据,一直让他感到愤懑。
在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强行将印度拖入战争的深渊,印度有田万人被征调到西欧和中近东战场上作战,其中有旧万多人伤亡。大战还极大地加重了印度人民的经济负担。印度人民在大战期间被迫承担了高达亿英销的军费,名列英帝国的第二个,仅次于英国。英国还向印度征调了大批的物质和粮食,英国从印度运走硼万吨各种物质和装备。以及助万吨粮食。巨额的军费和向宗主国无偿提供的“贡赋。”使印度的国债在战后几年里高达乃亿多卢比。大量粮食的外运使本来就缺粮的印度粮价大幅度上涨,加剧了人民的痛苦,仅在旧旧年。就有口四万印度人被贫困、饥荒及流感夺去了生命,占当时印度人口的%。
目前大量的廓尔喀声、、藏人、佳族人以及十数个少数民族进入阿萨姆。他们将享受同期进入的汉人相同的待遇,他们都将是阿萨姆民族独立军政府坚定拥护者,为熊成基部占据阿萨姆提供支持。
定程度上,也可以缓和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缓解国内的土地矛盾,为西康的彻底土改铺平道路。
四川的这尖军队已经练多年。一直没有经历战火的洗礼,这次进入阿萨姆与缅甸,不但是练兵,也是李秉衡大中华理论的试验。
汉族将与少数民族并肩作战,一同在阿萨姆与缅甸开创基业,尤其是藏族与体族,他们将是大中华体系的最佳典范。
扩编后的第十三师后续加入的士兵都是少数民族,熊成基部官兵的待遇等同于南华本土军队,这让少数民族官兵感恩戴德,成为他们各自所属民族的利益先得者。
他们被允许在阿萨姆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家人与亲属得到妥善的安置,而且进入阿萨姆后的一连数次战斗,立下功勋的官兵得到的奖赏足以让他们的家族在阿萨姆站住脚,成为富裕阶级。
治理边疆最重要的就是民族政策,而阿萨姆与缅北则更是如此,重要民族政策得当,少数民族与汉族政权将更加的团结一致,对于边疆地区以及阿萨姆这样的地区统治更为牢固。
口月旧日,熊成基正式宣布阿萨姆民族独立政府成立,并且组建政权。以军事管制的名义,设大元帅一人、元帅二人,分外交、内务、财政、6军、海军、交通六部。
熊成基以大元帅的名义为国家元,兼行政长,统辖各部。
北部阿萨姆的各斤小土邦纷纷改弦易辙,向军政府表示效忠。
熊成基迅的出台了军事政策以及土地政策,掌握已占领的阿萨姆各地政治权力,分化冉萨姆土邦。
阿萨姆的俸族人民欢欣鼓舞,自阿耸王朝后,他们一直遭受着打击与迫害,使得原先占据大部分人口的他们反而成为了少数民族。
过去对俸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有过迫害的印度各族将成为专政的对象。在熊成基的默许下,这些劣迹斑斑的英印殖民政府的走狗被不断的揭出来,接受军政府的审判。
这么做是为了尽快的肃清阿萨姆的反抗势力,使得内部铁板一块,英印殖民军将会很快进行反扑,必须提前消除内部动乱的因素。
而过去在四”行之有效的土地政策在这里则进行的更加彻底,并且毫无在四川时的拘束,大量的印度豪族土地被没收,财产充公,土地平均的分配到立功将士以及少数民族手中,而阿萨姆其他土著民族人民也的到了公正的对待,后世的“打土豪,分田地”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阿萨姆的底层人民将得到好处,从而转为拥护军政府,依靠军政府来保护自己得到的利益,在过去。他们是被录削与被奴役的对象,而如今他们翻身做主,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迅的与“反动势力”戈清界线,并且与藏族、俸族等少数民族一起,成为了军政府的铁杆拥护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