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7节崖山之后无中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97节崖山之后无中华 (第3/3页)

国力渐强,正是新中华文明成型的时候。不仅要引可识煌的新文明。也要重拾讨尖的旧文明我们中华遗落吭一…女明太多了,各种文化成果不是被其他民族继承,便是躺在列强国家的博物馆以及私人收藏室中。我们要重建中华文明,而且要从三皇五帝开始,将优秀的文明重新加以诠释,如汉之铁血,宋之人文。”

    在李秉衡看来,整个汉民族最为璀璨夺目的时代只有两斤”一个是汉。一个是宋,如果那时候的宋王朝能够尚武,不丢弃“汉魂”那么中华将是另一番天地。

    个社会和民族要站起来,经济上的实力是必要的基础,然而这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先要从思想上站立起来,一个在思想上不能站立的民族,哪怕它黄金遍地,也不可能真正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南华,已经到了思想上要站起来的关键时刻。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欲重建文明,必先要重修礼仪,当然不是抛弃目前的礼仪,而是选取精粹,加以改造,成为符合目前南华国情的独特礼仪,使得这种礼仪能够成为所有华的礼仪,而不是西方礼仪,也不是满清教虏的礼仪。

    而服饰也相当的尴尬,这个时代在彻底的埋异辫子马褂瓜皮小帽的同时,并没有太好的选择,如果选择中山装,后世的历史证明,这并不能肩负起中华服饰的复兴重任。

    唐装呢?日本人身上穿着的和服便是正宗的唐装。

    别说服饰,就是其他文化艺术成果,原本属于中国的,现在都成为了其他国家的国粹,不可谓不可笑,日本还算好的,朝鲜这个无耻民族。自己没有灿烂的系统文化,将中华文明体系中的成果挑三拣四然后说成是自己的东西。

    用武力是无法亡中国的,但是文化可以,只要让民族的气节丧失,血性变为麻木,什么都有可能。

    李秉衡所提倡的新文明建设,并不是后世胡适等人提倡的新文化运动的简单模仿,而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追索与反思。

    许多失落的文明要趁着现在找回来。迎回来,好好珍藏,不能再成为日本、朝鲜等这样的无耻国家的收藏品。

    而且,中华历代所流传下来的文化艺术品也在疯狂的收集之中。

    蹦年旧月旧日和旧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的毁灭。与其说是洋人的“功劳”莫如说是中国人自己种下的恶果!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历朝历代失落的文化艺术品已经不计其数,而这个时代侥幸还保存在中国的,依旧在不断的流失,这可谓是中国文化的更加深重的灾难。

    这天,南华的国民从收音机中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德国政府与奥匈帝国为了回馈南华对他们的友谊,宣布将6续送还当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两国从中国掠夺走的文化艺术品。

    虽然大部分的历史文物被英法两国抢掠走,但是德国与奥匈的表态。还是令李秉衡感到鼓舞,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

    南华付出的,只不过是在军事工业上的合作而已。

    对南华来说,同盟国的实力越强。战争持久能力越强,好处只会越大。所以,李秉衡支持用南华的一些已经有新技术替代的“先进技术”来换取德国与奥匈等国的友谊。

    比如通用机枪与半自动步枪。南华的技术已经相耸成熟,不断的推陈出新,更新换代。

    南华向德国出售了复兴3式通用机枪的生产线技术,这款机枪是专门为欧洲战场设计的,也考虑到了德国的战争潜力与战争持久力,虽然性能并不如南华准备列装的复兴式通用机枪,但它大规模列装德**队后,在一战中将会成为协约国的噩梦。

    德国得到了半自动步枪的几个技术要领之后,也开始了研制成熟的半自动步枪的道路,虽然限制于德国的资源分配。但是这款更加具有杀伤力的武器还是很有可能会在一战期间登场,南华为德国量身订做的战略物资储备计哉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另外还有潜艇技术、飞机技术、火药技术,李秉衡都尽可能的为德国着想,让德国能够更加的能征善战斗且节省战争成本,不浪费战争资源。

    尤其是合成氨技术,即便是南华提供的落后技术,但到一战的时候。德国凭借这一技术将会使得他们的战争潜力更加的恐怖。

    相关的合作还在继续,南华除了数钱,便是等待着数更多的钱,得多更多的好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