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6节以华工的名义 0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76节以华工的名义 0 (第2/3页)



    “工公凹军备竞赛。意大利对士耳其的领士要求。适逢其会罢了。

    英国国内目前争论不下,对于南华该采取何种手段与措施,尽快使其安分下来,也成为了他们近几日一直在商讨的。

    不过李秉衡知道这些后,恐怕耍鼻子笑歪,因为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重庆”号战列巡洋舰到欧洲晃一圈,看能不能找到买主。

    土耳其人这次居心不良,也该付出些代价,南华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被塞一把刀在手中的,为他们挡灾,就得花钱。

    按照原本历史,土耳其人会于前年向英国人订造一艘无畏舰,并且还将给英国人送上两张无畏舰的订单。不过这两艘无畏舰都在一战时被英国人没收。

    南华已经抢了英国人的生意,卖了一艘重巡洋舰导一艘级战列舰给土耳其,这次来欧州,就是为了让土耳其人看看战列巡洋舰物所值。这可是打胜新加坡海战的关键。争取再向土耳其出售一艘“四”级级战列舰。

    另外,目前许多国家都在争相建造战列巡洋舰,因为它具有接近战列舰的火力,远战列舰的度。强大的续航能力,使得普通巡洋舰打不过它,战列舰追不上它,可以专门打击敌人的后勤运输编队而避开主力舰队,用己方的主力舰纠缠住对方的主力舰,用己方的战列巡洋舰打击对方的后勤、运输舰队,从而达到破坏敌海上交通线的目的。

    列强们可开心了,这可是神器啊,不亚于起点的月票,全能主力舰啊。造,猛造,买,狠狠买。

    南华这次在建的两艘“广州”级战列巡洋舰其实自己并不想留上一艘。除了向土耳其人出售了一艘,另一艘是风险投资,指望向欧洲出售。

    本来美国定了一艘,后来改成“坤甸”级战列舰了,所以这艘战列巡洋舰便空了出来。

    不过,南美三国可喜欢战列巡洋舰了,要,肯定得要,多好啊,又便宜,海军必须有上一艘,关键时刻又能当主力战舰参战。

    所以李秉衡让程璧光带着舰队环球访问,就是这个道理,做广告嘛,南华的内行事。

    当初造“重庆”级的目的便是防范英国人与日本人,并且也是为了做军舰交易赚钱。

    不过要破交的话,潜艇是最好的。将来南华新一级的重巡洋舰正是最佳选择,有了这两样法宝,战列巡洋舰便没有大用处了。

    加上南华依靠“坤甸”级与“四川”级级战列舰的积累,有实力建造更加强大的级战列舰,将来足够满足国家利益需要。

    通常后勤运输舰队都是由轻巡洋舰和驱逐舰护航,所以,战列巡洋舰打击这些目标时的确是得心应手的,一般的护航舰队还真不是它的对手。

    如果敌军调主力舰为后勤运输队护航,则会削弱主力舰队的实力,在海上决战中处于不利位置,如果置之不理,则会给本国造成严重影响。

    可南华则不同,南华的“高雄”级重巡洋舰将来是高级别护航的上佳选择,而普通的护航,南华的驱逐舰也是王牌。

    周边海域只有日本是威胁,要破交与防破交,有的是办法。

    这种战术在一战以前还是很有效的,不过作为破交舰来说战列巡洋舰未免太昂贵了,所以原本历史上,一战爆后,舰队司令们纷纷把战列巡洋舰当做主力舰使用,可它们薄弱的装甲在主力舰的炮火面前形同虚设,所以在大战中损失惨重。

    而随着潜艇这一优秀破交平台的出现,战列巡洋舰的破交能力也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战后残存的战列巡洋舰不是被退役就是加厚装甲,改装成小型战列舰。

    现在也好,将来几年也好,战列巡洋舰都是大受欢迎的,南华也可冉大把的输钱,如今程璧光肩负着这个使命,向着阿拉伯海而去,打好广告第一战。

    南华的军舰在国际市场上走红。实际上都是拜德国人之福,当初若不是他们冒险的与南华合作造舰。只怕南华的造舰工业没有这样的成就。因为没有人买就没有造舰的动力。自身需要毕竟是有限的。

    可德国人毕竟是行家,“毛奇”级战列巡洋舰依旧使用十门贸毫米刃倍径主炮,主装甲带3万英寸,水密舱隔板纳英寸。炮塔呕一烈英寸,指挥塔乃英寸。初试中记录的航跑到了羽节。还没有尽全力。

    而且德国人听从了南华的建议,将建造战列巡洋舰的部分姿源转移到建造战列舰上,毕竟与英国进行海上决战需要可以与之相抗衡相匹配的主力战舰。

    可是英国人带头造火力堪比战列舰的高战列巡洋舰,德国人已经成为了反面典型,被人笑话,瞧瞧,多好,能跟战列舰对打,占了便宜就跑,德国人的死脑筋果然还是转不过弯。

    土耳其人就不一样,直接要求购买才刚准备加入现役的“台北”号。虽然比起德国的“毛奇”级度要慢些,但十门强毫米田倍径主炮要让他们心里好过许多,而且装甲与航相比其他国家的战列巡洋舰还是有优势的,是他们心中理想的主力战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