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5节为民族而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65节为民族而战 (第3/3页)

用姓氏等,引起藏族人民的强烈反

    这些都激化了民族矛盾,使用强力手段固然有针对之处,也有必需的原因,但是长治久安的话,还是要缓和民族矛盾,分而化之。

    在这一点上,温生有还是赞同李秉衡提出来的大中华民族理论的,敌对与仇恨是无法长久下去的。

    赵尔丰也知道他的话自肺腑,乃是真心实意为西藏事务出谋刮策。当初他对温生有也是多有猜忌,但看他从不插手四”富庶地区事务。一心帮助自己在藏边改土归流,也为他的光明磊落而折服。

    况且如今南华走出了名的喜欢给英国人找麻烦,朝廷如今是多方仰仗南华出手,所以也乐得让温生有大展拳脚。

    “西康若是能建,当用谁为地方总领,英人可不会善罢甘休,我如今督抚四川,西康不能无人啊。”他虽然性情暴躁,但是也有心计。想试试温生有的本心。

    “钟颖便可,两标川军正可分一标与边军一同治西康,我可让矿务局的兵丁协助拉萨川军震慑西藏叛乱分子。”

    赵尔丰面无表情,心中却是多了些认同,他果然不是在为自己谋利,而是就事论事。

    从这点看,西康若是能成,自己当年的心血不不至白费,史书上也有自己的浓重一笔,他是个喜欢声名的,正对他的脾胃。

    沉默半晌,答道:“英人于缅甸、阿萨姆被牵制,如今建西康,正当时候,我便上奏朝廷,看准还是不准。”

    言简意核,肚子里却开始盘算如行运作,可以使得朝廷作出抉择。

    “川军大部在藏,如今新军第十七镇新建,不知可否代为向李洗,华进言,供应些军械?”

    这便是他的条件了,温生有知道这次没有白来,以赵尔丰的性子,必然支持西康建省。

    当然,这个西康省,是要靠实打实的武力打出来的,乘着英国人在远东的控制力处于低谷,必须利用好这个机会。

    云南片马,英国人一直在往这里调兵遣将,想将这里的抵抗势力肃清,然后回头解决掸邦之乱。

    熊克武带了一个团的兵力到了云南后,一直没有与英军进行大规模的战斗,都是点到即止,不让英国人产生警慢。

    过于艰难的补给线使得弹药储备必须越多越好,防备可能的大战。

    集结到云南与缅甸边境的英国殖民军已经有六千多人,英县在缅甸的第十七殖民师大部通过密支那到了前线。

    熊克武内心深处是很想打好这一仗的,由于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手下的这支军队还不能说是真正的军队。

    南华6军的战绩使得他们早就卯足了劲,憋足了一口气想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他们能击败英**队。这里也可以。

    熊克武是个老成持重之人,要打就要打有把握的仗,只要能够储备足够的弹药与物资,将是他与正面的英国殖民军决战的时刻。

    英国人对南华方面的小伎俩烦不胜烦,偏偏又不出飓,自己不吭一声的进入云南,想夺取滇西,而对方也不吭一声的进入云南,几个月下来不停的骚扰,已经有将近两千人伤亡。

    “他们的战略意图往往无法去猜测。这是南华一贯的风格,永远琢磨不到他们下一步将会做些什么。葡萄牙人与荷兰人正准备向他们展示实力,而他们居蔡还有闲暇来这里捣乱。”

    英国人普遍对南华的这种做法无法理解,却不反省一下自己几次三番的在云南与西藏等地制造事端,不断的派军队在这些地方践踏中国的主权。

    他们除了向满清施加压力,其他的什么都不能实现,拦在他们面前的。只是反抗他们进入的“当地暴民”无法以政治的手段去解决他们。

    熊克武一直在给手下的官兵灌输大公无私的思想,因为他们这次前来。是没有任何名义的,即便战死,也只能当今无名英雄。

    他们不是在为满清打仗,他们是在为民族打仗,牺牲了,也只是一接黄土,一个毫无意义的名字,甚至于可能埋骨异国他乡,无人问津。

    他们当然没有这么高的境界,许多人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民族观念,正需要好好的震荡已下头脑。

    “我们是为民族而战,也许我们是一支无名之师,但是历史总会记的我们,我们付出的鲜血不会被我们的民族遗忘。”

    熊克武坚定的看着周围的官兵,粗着嗓子说道:“南华方面来电报,如果我们的兄弟牺牲了,那么南华将会将牺牲的士兵带入英烈祠,让国人都知道你们的功绩。”

    “还有,我们也会得到南华的勋章。我们可以得到抚恤金与伤残补助。我想我很有必要为大家许尽的解释一下,让大家明白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对于能进英烈祠,官兵们纷纷鼓起掌来,当然,最让他们感动的还是熊克武逐条解释的士兵福利与保障。

    这让他们明白,他们是在为民族而战,而民族,也不会忘记他们。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