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 南海,我们的海 (第2/3页)
么样,但没人愿意去碰上一碰。但就是那些兵丁们说的,这些袋子里的东西可是能给这田里的出产翻番儿。这话说得大家半信半疑,听说这肥料不仅有专门肥地的,还有根肥、追肥等将就,真是大开眼界,这肥料就能做出这么多的名堂。
受益于合成氨与联合制碱项目的成功投产并且进一步迅扩张,化肥工业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与展的机遇。
兰芳的多季稻等作物已经连续丰收,但粮价并没有降下来,农民们手头也富裕了不少。听说政府大量的收购粮食往祖国大6运,那里正遭着灾,安徽等地闹着干旱,两湖那几省又开始闹洪灾,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破人亡,生活困顿无以为继。
兰芳的工厂仍然在不停的扩张着,许多跟民生有关的工厂大量的开办出来,贷款不是问题,就连机器设备以及原料能从国外进口的尽量进口,有政府专门指定的外贸公司负责购买机器设备与其他物资。
邓白陶一直很纳闷,兰芳政府怎么就这么的有钱,除了那拖拉机与化肥等物事,其他的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
目前苏拉威西、苏门答腊以及棉兰老岛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开,兰芳自身的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开的需要,只能从国外进口。当然,这是必不可少的外汇消耗,也就是说,兰芳目前在南洋进行的大规模的开,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无私”支援,自己没花多少力气,以培养人才为主。
看着兰芳各个土地上正在不断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成为华人的聚居地,从而有力的占据这些土地。兰芳政府并未付出多少,基本都是列强国家在买单,实在也是一大快事。
虽然由于兰芳的伪钞套购力度加大,导致各国货币一定程度上有贬值,但是对于兰芳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兰芳目前的产能大部分被自己消耗,将来产能大规模扩大后,市场也主要针对祖国大6。
兰芳并没有太多的出口,所以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对这边的影响不大。当然,出口到其他国家的暴利产品一定程度上利润在下降,但是相比回报,这点下降也就根本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了。
斯里巴加湾的港口,虽然没有往日的繁荣,但是依旧是商务繁忙,各种船只往来不断,货物不断的进出港口,是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大港。
这一天对于这些在斯里巴加湾厮混了数年的各国商人来讲,无疑是个灰心丧气的日子。兰芳继昨日宣布正式将文莱并入兰芳国,使得整个婆罗洲的土地全部改姓兰芳后,今天又紧锣密鼓的在斯里巴加湾创建了海关。
兰芳的海军也大半到此,旨在威慑各国骄横惯了的商人,除了那几艘大舰,还有新近服役的四条潜艇也跟随而来,他们将在这里永久驻扎,以防范北面的威胁。
这里将建立一个大型的军港,作为兰芳第一舰队的驻扎基地。而随着战略地位的下降,坤甸则相应的成为兰芳第二舰队的军港所在地。
第一师将驻扎在沙捞越、文莱与沙巴三地,作为坤甸北面的屏障。而一个团的兵力驻扎进了文莱后,对文莱的开也马上展开。
对文莱的开计划是李秉衡亲手制定的,从后世来的自己才知道文莱这片富的流油的土地它的经济价值在哪里。
文莱这个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