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 股灾前的布局 (第3/3页)
苏门答腊出事后,以及华人橡胶园宣布减少出口优先向兰芳国的汽车工业提供橡胶后,这一风潮更是被推上几个层次。橡胶价格在伦敦交易所每磅售价已经达到了16先令,而橡胶业的股票也是接连暴涨。
在李秉衡看来,要玩就玩一次大的。后世历史上的清末橡胶股灾,导致中国损失了至少5000万两白银。而中外合谋的这次金融诈骗也使得上海这个新兴的金融都市成为了笑柄,不成熟的中国资本家们血本无归,再一次尝到了落后于人的恶果。
恶当然是在中国的各家外国银行,以及外国投机商与资本家,看到伦敦市场的火爆后,他们不停地把伦敦的市场行情传播到上海:一家公司行100万英镑的股票,结果半小时即告售罄;一种面值10元的股票,最高时涨到180元;另一种面值100元的股票,最高时涨到700元。这类行情极大地刺激了上海投资者的信心,从而推动上海橡胶股票的疯涨。去年12月1日,兰格志公司的股票为920两,到前几天已经上涨至1675两,另一家橡胶公司地磅公司的股票1月10日是25两,才一个月就涨到了50两。
在如此利好的刺激下,有些人甚至还没弄清橡胶为何物,就已投身这场股票大潮。许多橡胶公司在报纸上大做广告,极力宣传公司的美好前景,并声称它的股票可以在外国银行按票面价值押借现款,从而不仅赢得上海华商的信任,连在上海的洋人、洋行也大量卷了进来。
李秉衡早就开始着手布局,不仅要防范,而且要从中大赚一笔。在伦敦,数十个东南亚橡胶种植公司的股票6续上市,一路高涨,让投资者们对这些股票充满信心,尤其是在听说这些公司拥有南洋甚至是兰芳国的不少橡胶园后,这些公司的股票被迅的推向了高峰,并且还在不断的创造纪录。而在国内,各国的洋人、洋行、外国银行都成为了他的猎物,况且他早就想打击国内的封建势力-----大买办、大地主、大官僚资本等等,正是这些人使得国内创办实业缺少资本,而在奢侈品消费与土地兼并上却火爆异常,造成了国内经济的弱势展。而他们的靠山,上海的银钱业的钱庄与票号则将在这次布局中成为与外国银行同等地位的要打击者。
根据虞洽卿与张静江等人的商议,批列入范围的是正元钱庄陈逸卿、兆康钱庄戴嘉宝、谦余钱庄6达生等为的几派人。陈逸卿是茂和洋行、新旗昌洋行和外商利华银行的买办,自己开有庆余洋货号、正元钱庄,又在兆康钱庄参股;兆康钱庄的大股东戴嘉宝是德商裕兴洋行的买办。这次不但要把他们套牢,他们背后的主子都要被拉下水。
如果说真实历史上中国为此损失了五千万两白银,这次李秉衡的布局将使得外国人损失的将过这个数字几倍,并且通过乱局在伦敦金属交易所用这些收获大肆套购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进一步的搅乱市场。恐怕英国人到时哭都来不及,李秉衡正需要这笔资金作为增添建造级战列舰计划的有力说服。
想着到时候兰芳海军中增添的几艘强力战舰,而不需要为此付上一毛钱,李秉衡就忍不住的一阵大笑。
该死的英国人,等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