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初露锋芒 第十五节 银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章 初露锋芒 第十五节 银行 (第2/3页)

十倍于己的资本,用这些钱套购贵金属等计划实在是没有希望实现。

    也许目前要做的是尽量让国家的工业实力强大起来吧,等将来还是有机会的。这个世界只有两种方法利润最高,一种是抢劫,另一种是投机。这两个方法列强国家可以说是使用的炉火纯青,李秉衡也不介意将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张振勋一到上海就联络了银行界人士严信厚、朱佩珍与周晋镳等十余人商议合并几家银行的可行性。几人争论激烈,意见完全相反,反对的意见比较多些。

    其实不仅出于自身利益,还有一点就是这些人内心对洋人有些忌惮,一旦合并银行得到壮大后,外商银行必定会想办法加以打击,这也让许多人心存顾虑。

    四明银行自从李秉衡注资后业务展顺利,又经清政府度支部批准行银行券,也就是在国内通用的钞票。当时清朝只有户部银行与交通银行以及在上海的几家商业银行有行钞票的权力,四明银行又资本雄厚,眼下极受推崇。批行的钞票有两百万圆,一经售就受到各地的欢迎与信任。企图独霸中国金融市场的外商银行嫉妒不已,互相勾连并向四明银行起夹击,他们欺负中国开办的银行普遍资本小经不起挤兑,将四明印的钞票攒到一定程度就来挤兑现洋。虞洽卿早有准备,之前李秉衡提供的日圆已被分批兑换成金银与银洋,并且周晋镳等宁波人也呼吁各处浙江人开办的商店、钱庄、银号帮助代兑。

    外商银行无计可施,灰溜溜的偃旗息鼓。

    这时张振勋也对中国通商银行进行重新注资并改组,之前他只有10万两白银的股本,如今他又入了100万两白银,并劝说严信厚投入50万两,两人共同召开董事会,协商扩股。之前中国通商银行有大量官方资本,开办之初就向度支部借了100万两的官方库银,盛宣怀与北洋集团高官有近200万两的股本。张振勋在国内向有声望,由他出面扩股再合适不过。盛宣怀正忙着准备整合萍乡煤矿、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将三者合并成立中国第一家钢铁煤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正需要有一家有雄厚资本的银行帮助运作,况且他是主要开办者,对中国通商银行能壮大起来持赞同态度,并且许诺以汉冶萍的一部份股份折了200万两的银行股本。

    当初户部银行开办时张振勋蒙度支部官员恳求,也在户部银行入了股,眼下户部银行要改组为大清银行,在李秉衡的建议下也加大了股本投入。

    实业规模再大,个人再富,都没有能量左右经济格局,但是银行可以。金融工具有时具有非凡的魔力,也是强有力的武器。列强通过银行妄图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依靠银行吸血并打击中国民族资本。中国的有识之士都清楚这一点,开办银行于己于国都是利事。度支部当初为了筹建户部银行也是萨费苦心,并且对中国通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开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