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破船上 (第2/3页)
妙,翻过高路护栏就要逃跑,但怎么可能逃得过警察的追捕,恰好一旁有记者跟踪采访拍下了这一幕。于是,经过审问,事情曝光了。
当然,具体审问和记者布新闻的过程中还有一些曲折,但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陶大勇的案件一经曝光,据说中央领导都拍了桌子。
海山县这个默默无名的小县城一时间成为全国知名的县城。无数道目光汇聚在那里,不但让岭州市的领导坐立不安,即使是省委领导也感受到四面八方的压力。
高阳此去海山县,毫无疑问会承受无数道目光的审视。不仅如此,陶大勇的案件虽然已经定案,但海山县的官场震动却还未停止,听说最近纪委正在追查赃款的来源,已经隐隐摸到一些官员买官的证据,一旦坐实,海山县将会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对于省委书记叶庆民拍板决定由他担任海山县县长一职,高阳虽然无法领会领导意图,但也依稀有些揣测。如果他猜的没错,想来叶庆民派他任职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吸引媒体的火力。没有什么比一个。不满飞岁的县长更有吸引力了,尤其是在新闻管制的大形势下,过份的追根寻底,只是自找烦恼。所以一旦高阳上任,不需要任何炒作,媒体的目光会自然而然的被吸引过来。
至于说中央领导,或许会疑惑此事,但绝不会为了区区一个飞岁的县长去为难省委书记。想来叶庆民也会有一些其他手段,不会引起中央大员的反感。
只不过这,高阳的举动势必会暴露在所有审视的目米下,旧只儿在海山县工作开展不力或者出现砒漏,问题就大了。
届时不但媒体会进行报道,恐怕省委书记叶庆民会第一个将他拿下问责,到了那时,高阳的仕途基本就断了。
而若是他能够尽快稳定局面,并取得成绩,媒体同样也不会吝于报道赞扬。
无论批评还是赞扬,省委不需要担负任何责任,即使有错,也是举荐人省委副书记景为民一个人的责任。省委常委会上力荐,虽然会把高阳拖入泥潭,但同样景为民也耍承担风险。当然,没有人会愿意看到高阳把局面搞砸。
目前的海山县就像一条遍布荆棘的山路,终点铺满了黄金,风险与机遇并存。一旦破开荆棘抵达终点,高阳不但能收获美誉,更会获得省委书记叶庆民的好感。
只耍省委书记叶庆民对他有好感,那还用愁将来的展吗?
三天后,省委组织部的任命终于走完流程,高阳接到通知,要求他在第二天前往组织部乘车去岭州市报道。
大略的将几件换洗衣服塞进背包,高阳苦笑的看着这套被莫晨雪装修的大气简洁的复式小楼,暗想来宁空近一年时间,竟然在这套房子里住了不满两个月。
无奈的摇摇头,他将车停在地下车库锁好后,便赶往组织部报道。
省委组织部派去送他的人依旧是那个神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