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风波】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章 【风波】上 (第3/3页)

笑容,水泥厂的资金有着落了。

    接下来的日子,大兆乡重又恢复到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之中。

    乡党委不停出各种学习文件,要求全乡干部职工加强思想教育,整顿作风纪律,在清理了几名严重违纪的干部后,整个乡的风气为之一肃。

    乡政府方面则忙碌于道路修建和水泥厂的筹备投产工作,一项项工作有序的开展起来,全乡干部都时刻处于忙碌的状态,就连乡派出所也在吴月的带领下,集中整治全乡治安。

    三个月后,大兆村通往亮河村的乡级公路开通,完全由柏油铺造的公路虽说只是单车道,但也引得道路两旁的村民争相庆贺,鞭炮声欢笑声络绎不绝。

    县委书记娄海盛亲自到现场参加开通仪式,再次对大兆乡党政班子提出表彰。

    四个月后,亮河村石灰石矿藏开正式开始,十二家矿产企业进驻,并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当中。

    五个月后,第一批矿石成功挖掘,乡长高阳带领乡开公司领导班子前往道贺,并郑重要求所有矿企必须以安全生产为准绳,严防出现各类事故苗头。

    六个月后,大兆乡水泥厂正式投产,当第一袋水泥下生产线时,乡党委书记单泽海和乡长高阳同时带领全乡干部前往参观。党委书记单泽海深情抚摸水泥机器,含泪宣布大兆乡经过凤凰涅盘,重新踏上了展的高路上。

    时间就好似奔腾的长河,不经意间一流千里。

    棕色陆虎飞快地奔行在大兆乡与三河县的县级公路上,迎面拂过的春风夹杂着春天的气息沁人心脾,高阳微微眯着眼睛,打量着路旁的麦田,向坐在副驾驶的秘:“去年咱们乡里的群众们都能吃饱饭吧?”

    “去年全乡生产总值已达到五千万,农民人均年收入八千多元,是三年以来的最高值,全乡基本消灭贫困。老板,您来到大兆乡已经三年了。”王晨当了三年的秘书,早已习惯高阳突如其来的问题,毫不犹豫的回答着。

    高阳怔了一下,才叹道:“是啊,整整三年,我来的时候才十九岁,现在已经二十二岁了。”

    “娄书记这次提拔,县里恐怕会有很大的变化,凭老板您的政绩,这次进县上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高阳摇摇头没有言语,陷入到沉思之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