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六章 【招标】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十六章 【招标】下 (第3/3页)

过一年百万的财税收入并不能完全支撑接下来即将铺开的全面建设,还需要另辟财源以保证大兆乡的持续展。

    高阳为此设立了三马拉车的构思,大兆乡是沉重的马车,拥有水泥厂和玻璃厂以及塑料厂的大兆乡开公司是其中一匹马。另外一匹马则是亮河村的矿产资源,一旦石灰石矿开采,每年会带给大兆乡不低于三百万的财税收入。

    可以说亮河村的矿产资源才是最大的财源,拥有这两个财源,大兆乡基本能够摆脱对上级财政的完全依赖。

    按说如果这两个财源能够完全按照高阳的计划实现的话,十年之后,大兆乡成为三河县第一乡的目标指日可待。

    可惜的是高阳不可能在这里蹉跎十年,想要尽快干出政绩,他还需要开辟另一个更大的财源,只有如此才能够令人刮目相看。

    另一个财源在哪里?

    高阳闭着眼睛,脑中已渐渐有了思路。

    吴月轻轻揉在高阳的眉心上,清冷的眸子微微垂下,恰好能看到他那张俊美刚毅的面庞,嘴角微微翘起,她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

    2月18日,在大兆乡全部干部职工的努力工作下,大兆乡亮河村石灰石矿招标大会正式召开。

    早在前一天,来自各地的投标商已纷纷来到三河县,导致三河县招待所人满为患。

    18日大清早,县长孔文武与常委副县长崔向等一行县政府领导乘车来到大兆乡现场调研招标情况。

    单泽海与副书记关志杰亲自作陪,一行人高调的来到设立在乡政府大会议室的招标现场。

    站在招标现场,孔文武显得心情极好,他侧头对单泽海道:“大兆乡的展规划很务实,如果这次招标成功,会为你们大兆乡带来多少财税收入?”

    单泽海笑道:“按高乡长的设想,预计每年将产生不低于三百万的财税收入。”

    孔文武等人大吃一惊,一旁的崔向道:“高乡长呢?他怎么不见人影?”

    单泽海脸上笑容一僵,顿时说不出话来。

    高阳去了哪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