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zt清口之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zt清口之战 (第1/3页)

    此文转载自水木清华历史军事版

    清口之战是五代淮南杨行密和宣武朱温之间爆发的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

    清口之战后,天下中分,终周世宗之前,中原不能掌控江淮东南半壁。清口之战可谓

    是一次小型的淝水之战。虽然五代乱世之战甚多,但象清口之战这样以弱胜强且具有

    高度战略意义的战役不多,故特叙其事,亦以纪念我心中的英豪杨行密。

    一、

    自僖宗以后,唐朝这个泥足**已经被侵蚀一空,天下纷扰,群雄并起。在大小

    军阀的自相吞噬之后,渐渐形成了几大势力。其中最强大的有宣武朱温,河东李克用

    ,淮南杨行密等。

    朱温,宋州砀山午沟里人,本出自黄巢义军,以凶悍出名。黄巢义军战不利,朱

    温通过王重荣投降了唐王朝。中和三年三月,朱温升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当

    时宣武镇内有骄兵,外有强敌,几乎无日不战,但朱温不仅稳定住了局面,还逐渐开

    始向外扩张。朱温在发展扩张中采取了极为狡猾残暴的手段,先后打败了吃人大魔王

    秦宗权,对他有恩的朱瑄,朱瑾兄弟,收服了张全义等,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军阀。

    所以**在他的点评里说朱温凶狡过于魏武。

    杨行密,本名行愍,字化源,庐州合淝人。据说他身材高大,能力举百斤,日行

    三百里。他本出自江淮群盗,后投入庐州(今属合肥)当地的军队。虽然杨行密斗大

    的字不识几个,但他为人豁达大度,做事极讲义气,很快他便在军队里小有威信,形

    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庐州人小集团。这些人中包括田頵、陶雅、刘威等,他们后来

    都成了他的得力干将。由于在与吃人大魔王秦宗权的战斗中作战勇敢,杨行密被提升

    为队长,但这引起了他所在部队都将的猜忌。也是在中和三年,都将派他出戍于外,

    并啖以好言问他所须,他回答说:“正须汝头耳!”趁机砍掉了都将的脑袋,并趁乱

    和他的集团控制了军队,自称八营都知兵马使,田頵为八营都将,陶雅为左冲山将。

    当时的庐州刺史郎幼复完全被架空,被迫向淮南节度使高骈推荐杨行密为自己的继任。高骈本是唐末名将,此时却沉溺于神仙诡诞,仙丹合药,治政昏乱,任用奸人。本

    来杀害上司是罪无可赦,很可能杨行密用了大量财物运动了高骈,高骈居然以行愍为

    淮南押牙,知庐州事,而朝廷则对此事予以承认。光启二年,高骈给杨行密取了一个

    令他名噪天下的新名字,从此他放弃了行愍的本名,而杨行密的威名行于天下。

    在获得新名字后,杨行密的运气似乎也变的好得挡不住,想不走上历史前台都不

    行。淮南节度使高骈耄昏,导致扬、楚、滁、和、庐、寿、舒七州一盘散沙。虽然杨

    行密在担任庐州刺史后,积极选拔人才,讨伐乡盗,励精图治,但当时和他力量相当

    的刺史并不是只有他一个,象寿州张敖的实力也很强,在舒州的争夺中,杨行密还输

    给了他,但这时上天把一个可以控制淮南全道的机会轻轻送到了他的面前。光启三年

    ,扬州发生了兵变,左厢都知兵马使毕师鐸联合党羽高邮镇遏使张神剑,淮宁军使郑

    汉章赶走了为祸数年的江湖术士吕用之,囚禁了高骈。吕用之在毕师鐸发动兵变时假

    以高骈的名义向杨行密求援。杨行密手下的谋士庐江人袁袭认为这是夺取淮南千载难

    逢的好机会,建议他全力下手。杨行密于是集结了手上所有的部队,还向和州(今属

    和县)刺史孙端借了一部分兵力,兵至天长今属安徽天长市。走投无路的吕用之率

    残部来归附。这时候兵变军也有了新的动向,被毕师鐸引为奥援的宣歙观使察秦彦正

    在上路,如果他进入扬州,那么杨行密所做的一切都会成为别人的嫁衣;而毕师鐸的

    党羽张神剑因为分赃问题,一怒之下倒向了杨行密,形势变的很微妙。

    在张神剑倒戈后,兵变军的前途似乎堪忧,一些正在观望的高骈旧将如海陵镇遏

    使高霸和地方豪强如曲溪人刘金、盱胎人贾令威都纷纷投奔到杨行密的大旗下,他的

    兵力也膨胀到一万七千余人,足以和扬州的兵变军一较长短了,大军正式向扬州进发。

    然而天算不如人算。虽然秦彦在半路受到前苏州刺史张雄部将赵晖的强力阻击,

    但仍赶在杨行密之前抵达扬州。杨行密被迫开始进行一场艰苦的围城战。

    这场战斗非常艰苦,好几次胜负几乎易手,杨行密顶住巨大的压力后,终于在

    半年后迎来了久违的胜利。在这半年中,秦彦、毕师鐸大小数十战,多半失利,而且

    还杀掉了高骈,使得杨行密白白获得了道义上的优势。这种形势下,扬州再也坚守不

    下去了,秦彦、毕师鐸率残部逃往东塘。

    原本繁华的扬州受到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战前扬州有户七万七千一百五,口四

    十六万七千八百五十七,但战后仅剩数百家,而且都被饥饿折磨的如同活骷髅一般。

    残暴的宣州军把活人象猪羊一般屠杀充做军粮,城里到处都是尸骸和积血,扬州变成

    了地狱。杨行密对此残状,用自己的军粮赈济难民,可谓是劫后善政了。只要长此下

    去,看来他淮南王的宝座是没什么问题了。

    天有不测风云,在杨行密暗自庆幸时,他一生中最大的刹星就快到了。五代最大

    的吃人大魔王秦宗权在和朱温的较量中屡屡失利,决定再来淮南换换手气。这次他是

    下了大本钱的,全军共有万余人,主帅是他的亲弟秦宗衡,骁将孙儒为副手,来势汹

    汹。

    由于杨行密对秦宗权没加提防,加之所部已是久战疲卒,被迫龟缩于扬州。此时

    秦宗权抵挡不住朱温的凌厉攻势,只得招回秦宗衡部。孙儒知道秦宗权已经成不了气

    候了,想在淮南自立门户,借机杀了秦宗衡,夺取了部队的控制权。秦宗衡的部将安

    仁义则向杨行密投降。残暴的孙儒在富庶的淮南大烧大抢,实力暴增到数万人。

    蔡州刁兵中唐就以强悍著称,现在又有骁将孙儒为帅,给杨行密造成了极大的压

    力。孙儒军沿运河运动,高邮(今属高邮)全城被屠,海陵(今属泰州)的形势一时

    也亟亟可危,扬州外围的几个要冲纷纷告急。如果外围全被扫平,扬州就会成为一座

    孤立无援的死城。

    这时谋士袁袭再次建议杨行密早寻退路。于是杨行密把大量的物资积极地运转移

    到庐州。这样做,一则可避敌锋芒,扬州久战残破,人心还未归附,在此决战有可能

    全军覆没;二则庐州本是龙兴之地,城池完好,而且将帅都是庐州人,虽然经营时间

    不长,但已小有根基,扬州一旦形势不利,仍可有退守之处。

    此时的朝廷因为江淮久乱,任命朱温为淮南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未来五代十

    国的两大巨头的人生轨迹终于开始要碰撞在一起了。由于朱温自己无法脱身担任此职

    务,他指派宣武行军司马李璠为淮南留后,并派内客将张延范向杨行密转达朝廷的命

    令。

    也许朱温小看了杨行密,尽管杨当时还不是什么出色人物,实力并不雄厚,而且

    身处险境,但他在听说李璠来当留后,还是怒不可遏,坚决不肯把到嘴的肉吐出来。

    张延范只得向朱温建议派大军亲来,以武力为后盾解决这个硬钉子。

    朱温大军才到宋州,却接到报告说感化节度使(治今徐州)时溥派兵挡住去路。

    原来时溥对富庶的淮南也怀有野心。朱温只好暂时放弃对淮南的计划。作为顺水人情

    ,他还正式向朝廷推荐杨行密为淮南留后。两人第一次冲突就如此告一段落。

    朱温虽然没来淮南并不等于天下太平,眼下的孙儒对杨行密才是劲敌。文德元年

    三月孙儒扫清了扬州外围的各个据点,再次把战火烧到扬州,扬州也再一次变换大王

    旗。杨行密听从袁袭的建议退回了庐州。

    然而庐州也不是太平地。庐州离扬州太近,全军新败之余,士气异常低落,只要

    孙儒追击过来是很难挡的住的。怎么办?只有先往南发展,避开孙儒的锋锐,再凭借

    江南交错纵横的水网凭险而守了。只是在发展方向上杨行密和袁袭产生了分歧。杨主

    张攻打洪州(今属南昌市)的钟传,而袁主张向宣州(今属宣城市)的赵锽寻找机会。袁袭指出钟传平定江西已久,并不易取,而赵锽在宣州根基还浅,容易下手,还有

    可能得到和州孙端、上元张雄的支援。

    拥有一名对形势洞若观火的军师真的是幸福啊,但如果不能被采纳还是等于白搭。杨行密则是一个真正的领袖,他总能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按照袁袭的计划,杨行

    密汇合了孙端、张雄的部队,打败了敌人外围部队,顺利包围了宣州。

    龙纪元年,在持续的围困下,宣州粮尽,城内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赵锽被部将

    周进思赶走,在逃亡途中被俘虏。宣州军心不稳,士兵们活捉了周进思而降。在开城

    投降后,杨行密的部将徐温煮粥赈济饥饿的难民(不要小看了这种做法,在五代多骄

    兵暴兵的情况下,杨和他的军队这么做简直就是仁义之师了)。通过上下的齐心努力

    ,人心慢慢归附到杨行密的旗帜下了。宣州本是大州,全盛时有户十二万一千二百四

    ,口八十八万四千九百八十五,现在人心既附,杨行密的实力大增。

    好事总是和坏事并行。前线传来消息说孙儒遣兵攻打庐州,守将蔡俦投降了,这

    预示着蔡州刁兵大规模进攻就快来了。困守孤城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能相互呼应,宣

    州才守的住。杨行密趁孙儒军还未进攻,攻下了常州(今属常州市)。宣州,常州东

    西遥相呼应。

    预料中的进攻开始了,在扬州养精蓄锐已久的孙儒军兵锋甚劲,渡过长江后,连

    陷常州和润州。宣州告急!

    这时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孙儒本是秦宗权的部将,所部多是淮西兵。淮西兵一直

    是朱温在河南的死敌,虽然秦宗权已被打跨,但朱温决不允许淮西兵卷土重来。现在

    他又打得感化节度使时溥没有还手之力,能腾出手来插手淮南事务了。朱温对于富裕

    的江淮从来没放弃过。他派大将庞师古率领大军从颍上(今属阜阳市)趋淮南,声称

    支援杨行密,攻打孙儒。朱温和杨行密两人因为共同的敌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联手。

    大顺元年,声势浩大的庞师古军沿庐、寿、滁一线接连攻下天长和高邮,孙儒军

    回师来救,双方在陵亭大战。结果庞师古军战败,被迫撤退。虽然庞师古军战败,但

    却为杨行密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利用孙儒军回救的有利机会,杨行密重新调整了部署

    ,乘虚攻陷了润州(今属镇江),常州,苏州(今属苏州)。

    不过蔡州刁兵的强悍果然不是浪得虚名,在赶走了碍事的庞师古军后,孙儒再次

    发动了进攻,其强大的攻势使得杨行密辛苦建立的防线垮得如多骨米诺牌一样快。润

    州,常州,苏州都再次守。

    孙儒总是选择先在东面动手是有其道理的。润州,常州,苏州都是大州,让杨行

    密扎下根来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从扬州渡江,可以沿运河运输兵力和物资,军队

    可以以逸待劳。东线解决了,杨行密就会成为瓮中之鳖。因为从地形上看,宣州以东

    的固城湖,石白湖,南漪湖挡住了他往东北逃跑的线路,三湖中间仅剩的两条路只要

    控制住溧水(今南京东南),当涂(今属当涂县)要点就行了;往东南方向撤,可以

    选择经宣州-宁国-杭州一路,可是杭州的钱镠正因杨行密前曾攻陷常州结仇,对杨这

    样的恶客恐怕不会手下留情;往西可经宣州-池州入长江,然后或走湖北黄州或走九

    江入江西腹地,只是割据武昌的杜洪和洪州的钟传都不是善男信女,这种痛打落水狗

    的事十有**。

    完成东线攻势后,孙儒军象旋风一样横扫而过,各地城戍都望风奔溃,前军已

    进至溧水-黄池(今属安徽当涂县)一线。幸赖大将李神福指挥得当,乘敌人立足未

    稳夜袭溧水敌寨,这才勉强挡住了孙儒军的前进。

    总之大顺二年对杨行密是多灾多难的一年。这一年几次大战都告失败。刘威、朱

    延寿率兵三万与孙儒在黄池决战,大败逃回。只是运气好依靠江南的梅雨漂没了孙儒

    所有的军营,才让瘟神孙儒撤走。广德(今宣城东)之战中如果不是部将李简帅人力

    战,杨行密性命难保,恐怕淮南争霸战已经结束了。如此不利的形势,就是真英雄也

    要气短了。杨行密却以坚韧超绝的毅力坚持着,期待敌人露出他致命的弱点。

    在五代时残暴也能排的上前五位的孙儒为了彻底打垮杨行密,发布了一条完全没

    了人性的命令。他烧光了扬州所有的房子,采取扫数为兵的政策,将所有的丁壮及妇

    女强征入伍。为了弥补军粮不足,他还仿效秦宗权将老人和残弱的人杀掉充作军粮,

    然后离开了扬州。这样泯灭人性的行为终于使孙儒的兽兵要走到尽头了(大家可以对

    照一下杨行密的所作所为,相信没人会支持象孙儒这样的野兽)。杨行密部将张训、

    李德诚潜入扬州,灭掉馀火,搜罗得谷数十万斛赈济饥民,大得民心。当时的泗州(

    今属泗州)刺史张谏请求借粮以度军中饥谨,张训按杨行密的命令接济他数万斛。

    在当时军阀眼里粮食就是命根子,所谓的借粮往往有借没还,莫说非己部属难能

    得粮,就是亲父子,亲兄弟为了粮食也会大打出手。杨行密向不是自己部属的张谏接

    济这么多粮食,不能不让张谏感激涕淋。这件事为以后的清口之战埋下了伏笔。

    回过头来再说孙儒吧。快要死的东西总是会有一阵子的回光返照。这次为了保证

    前锋线上有足够的精锐部队,他把镇守常州的刘建锋、马殷所部调来,沿苏、常-宣

    州一线以宽正面进攻。他的兽兵攻势一开始总是十分凌厉,再次直逼宣州而来,并在

    大顺二年十二月第一次成功包围了宣州,似乎就要一劳永逸了。但杨行密听取了刘威

    、李神福、戴友规的正确意见,防守上屯据险要,坚壁清野以老其师,时出轻骑抄其

    馈饷,夺其俘掠;护送淮南百姓返回故乡,恢复他们正常的生活,从心理上瓦解孙儒

    军的斗志;另外再派李神福为宣池都游奕使,陶雅守润州,张训攻楚州(今属淮阴)

    ,再以轻兵袭常州。

    孙儒的作战计划其实摆明了是一锤子买卖,成功了,淮南到手了,不成功,必然

    死无葬身之地。他完全是凭力量在蛮干,既不管侧翼,也不管后路,连预备队都没有。一旦在宣州城下战斗胶着,补给和援军都成了问题,士气肯定下降。他的流寇作风

    太严重了,到一地烧杀抢掠一地,当地百姓怎么会支持他呢?相反他的对手杨行密十

    分重视根据地的建设,虽然在和孙儒的对峙中屡屡处于下风,但总能依托根据地展开

    反击,而且在征战中还十分注重对各地民心的争取(即使这是形象工程也实属难得)。

    景福元年,漫长的淮南争霸战终于走到头了。五月间,孙儒军已陷于困境了,他

    们在杨行密军事政治双重打击下进退无路。宣州城下屡次失利,而且广德营被打破,

    张训又屯安吉,切断了粮道。到了六月,孙儒想撤退都不行了。江南的六月淫雨霏霏

    ,原来的行路一片泥泞,原有的苏,常,润,扬据点都又被杨行密和钱镠占去,不重

    视根据地的弱点终于完全暴露。由于大营里部队太多,孙儒所部不仅断粮,还因为卫

    生问题爆发了疟疾。乘此良机,杨行密打破了孙儒的大营,阵斩孙儒。孙儒所部多投

    降杨行密,只有刘建锋、马殷率领残部七千人逃脱。

    战胜孙儒后,杨行密帅众回到扬州,他向朝廷上表请田頵守宣州,安仁义守润州。

    至八月,朝廷以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同平章事,以田頵知宣州留后,安仁义为

    润州刺史。杨行密在扬州的统制体制确立了。

    二、

    俗话说得天下易守天下难,战胜了孙儒并不意味万事大吉。经历了秦、毕、孙、

    杨之间残酷的淮南争霸战,富庶的江淮已化为了一片废墟。淮南的经济倒退了几十年

    ,人口锐减。淮南旧辖的七州现在杨行密掌握的仅有扬、楚、滁、和四州而已。庐、

    舒二州分别在杨行密的叛将蔡俦和地方势力倪章手里。作为淮南门户的寿州却是依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