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继尧与蔡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唐继尧与蔡锷 (第3/3页)

大儿子黄一欧,早年曾随父一同从军,参加过武昌起义,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

    黄兴的二儿子黄一中,曾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就读,回国后,先后在国民政府外交部、财政部、内政部和中央银行任职。一中先后同罗钦珍、杨英女士结婚,生有三子三女。

    黄兴三儿子黄一寰,曾留学日本。当时正值日本侵略中国,一寰强烈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被日本当局逮捕下狱。获释后回国,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后参加远征军,途中双目失明。生有一子一女。

    黄兴的长女振华,毕业于中西女校,先后两次赴美留学,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积极从事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黄兴次女德华,曾就学于金陵大学。抗战后,肄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嫁给薛君度。薛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政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任斯坦福大学政治系教授。薛君度曾任国内拍的电视连续剧《黄兴》的顾问。

    黄兴与徐宗汉的两个儿子一美、一球也各有所成。一美毕业于巴黎大学,先后服务于国民政府外交部和赈济委员会,后与张继之女张瑛成婚。一球先后在德、美研究航空机械,抗战后回国,在民航公司工程部任职。后与程潜之女程博德结婚,生有子女各一。

    文华,肄业于上海民生、博文等校,后与黄文山结婚。毕业于北京大学,是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生,先后在中央大学、纽约社会研究学院和中山大学任教。

    黄兴的子孙现居全国各地,均有建树,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黄兴大儿子黄一欧:同盟会最年轻会员

    黄一欧(1892―1981),著名的民主革命家黄兴先生的大儿子,母亲为黄兴先生的原配夫人廖淡如。别名黄祖光。1892年9月2日出生在长沙。

    1903年,父亲黄兴从日本回国后,执教于家乡长沙明德学堂。那时小一欧便跟随父亲入明德学堂小学部读书。其后父亲在长沙一边教书,一边从事反清活动,并秘密组织华兴会。事情败露后,遭满清政府追捕,逃亡日本。黄一欧自幼随父投身革命。1905年,13岁的黄一欧亦远涉重洋,东渡扶桑,进入东京弘文学院读书。在这里读书期间,黄一欧认识了孙中山、章太炎等一批革命人士。1907年,年仅15岁的黄一欧经孙中山等人的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同盟会最年轻的会员,从此投身到推翻满清**王朝的斗争之中,成为父亲和孙中山等人的得力助手。

    从1910年春天开始,黄一欧奉父亲之命,奔走于日本与香港之间,为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做准备。在此期间,黄一欧的主要任务是联系日本朋友宫崎寅藏,秘密从日本购买一批枪支弹药,然后暗中运往香港,不久被留在同盟会设在香港的统筹部工作。

    1911年3月,黄一欧以缺额补员考入广州巡警教练所,并利用这一合法身份开始在内地进行反清宣传,同时将从日本购买回的枪支弹药秘密运送到各起义点。在此期间,黄一欧亲自参加了黄花岗起义,起义失败后,死里逃生,成为这次起义中少数几个幸存者之一。

    从此,黄一欧化名黄祖光,并受同盟会派遣回到广州、长沙继续开展革命活动,与一些革命同仁在长沙成立了“野球会”。该组织以练习棒球为掩护,团结革命志士,再次发动起义。事情泄漏后,黄一欧遭通缉,于是再次东渡日本。

    1911年,武昌起义前夕,黄一欧再度奉父亲之命回国,组建江浙联军,并担任沪军先锋队副司令,参加过光复上海的战斗。其后为了配合武昌起义军,他率沪军联合浙江、江苏等地方军攻打南京。正当他在前线作战时,接到在汉阳前线督战的父亲黄兴的手书:“努力杀贼,一欧爱儿”的题字,勉励他努力作战。在父亲的鼓励下,他一马当先奋勇杀敌,指挥得当,受到当地军民的一致好评,也深得父亲及孙中山等人的器重。g!~!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