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抢了座位 (第2/3页)
,“好在您跟几位领袖都写了回信,要不然,别说之后的发展了,光这张脸就丢得一干二净了。那样的话,全香港人都会知道有一个叫张力的家伙不自量力……”
“那可不是不自量力。你写的信里面有很多东西都让我们眼前一亮。很有见地,也很有深度,对我们制订政策也很有启发啊!”朱德正容说道,显然不是说笑。
“呵呵,谢谢您的夸奖。”张力微笑答道。这一点他倒没什么自谦的,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嘛。虽说只是信手拈来,可确确实实很宝贵。
“这么说,你们中国很少有人写信给政府,是吗?”麦克阿瑟似乎很诧异地看了一眼两人,“可这种事在我们美国非常地普遍。任何一名美国公民,都可以给政府的任何一个部门,包括总统写信。这是他们的权力和自由。”
“呵呵,麦克阿瑟将军,你这是不太了解我们中国的现状和国情。”朱德微笑道:“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中国的任何一届政府都没有真正的施行过民主制度。而在此之前,中国更是有着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所以,虽然我们中国**在国内施行民主制度,但因为时间的关系,人民群众还是不太了解,也不太懂得这些。加之我国的教育发展一直都不是很好,即便是少数的几个大城市也没有普及小学教育,何况其他的那些地区?这种情况下,我们任重而道远啊!”
“……那你们更加应该努力发展国内才是,为什么还要出国打仗呢?”麦克阿瑟又追问道。
“哈哈哈,麦克阿瑟将军,美国当初不也打过很多仗吗?你们的第一场战争,不就是为了想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从而获得独立和自由?我们其实也是一样,只不过是希望能够获得一个较为安稳的发展环境罢了。何况,有人都把炸弹扔进我们的家里了,不仅破坏了我们的家园,还伤害了我们的人民,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只是抱着发展国内的想法,那么,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说我们中国**代表着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像你们美国的总统,如果不能为支持他的美国人民服务,不能带领政府保护美国人民的合法权益,那么,谁还会承认他是美国总统?您说呢?”朱德反问道。
“你们代表着全中国人民的利益?那么台湾的……”
“台湾的事情我们可以待会儿再说,我只知道,如果再这么站下去,我都会感到累的。将军!”
麦克阿瑟还想继续找茬儿,结果,张力很没礼貌地打断了他的疑问,在一边露出了一副苦相。
“哈哈哈,这是我们的疏忽,诸位,请!”
朱德见状大笑,也不管麦克阿瑟是什么表情,大手一挥,便把访问团的一群人请上了座。
……
“张先生,这是我的位子!”
排座位是一种很讲究的活儿。虽然麦克阿瑟所带领的这个访问团并不是什么正宗的外交使团之类,但也还是需要讲究一些的。所以,当看到张力紧跟在麦克阿瑟身后,直接就抢占了原本属于自己的美方第二号座位,霍巴特.盖伊立即就瞪起了眼。虽然惮于正有不少摄像机在记录着这边的情况,他装做很随意地坐上了第三号位子,却依旧没忘记向张力进行严正的交涉……小声的。
“不好意思,盖伊将军,我弄错了。那个……你想现在换位子?”张力转过头来,看了一位这位美国骑兵第1师,也就是美利坚合众国“开国元勋师”的师长先生一眼,又微笑问道。
“……”霍巴特.盖伊郁闷无言。换?这么多摄像机,谁知道这个镜头会不会在之后的哪一天出现在美国的电视上?这时候换位子,他还不得丢死个人?
“下回去见**,我让你在我前面!”见这位在朝鲜战争之初就让整个美**队丢足了老脸的将军一脸吃了苍蝇的模样,张力又是微微一笑,随口说道。
“我本来就应该在你前面!”
“你真这么认为?”张力轻轻翘了一下嘴角,“盖伊将军,我跟**的关系可是很不错的。说不定,能帮你早一些见到那些骑1师的官兵呢……”
“……好吧。不过,你说的,下回我在前面?”霍巴特.盖伊小声反问道。身为美国“开国元勋师”的师长,他其实是不愿意跟麦克阿瑟来中国这一趟的。因为,一见到麦克阿瑟,他似乎就看到了自己所率领的“开国元勋师”,全美**队之中唯一一个佩带马头徽章的部队在中**队的手上惨败的场景。
那是一场场的噩梦。
想他霍巴特.盖伊,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少将,可是,在乔治.巴顿麾下担任参谋长,他在美**方也是赫赫有名的,是美**方公认的“装甲干才”。要不然,那么强悍的骑一师,美国陆军的骄傲,凭什么交给他来带?
可是,他过去所有的骄傲却在朝鲜战场上全部丢掉了,丢得干干净净。
他至今还记得沃尔顿.沃克中将给自己说过的话。那是第八集团军一路北进,打得北朝鲜军队狼狈而逃的时候,南朝鲜第一师受阻于云山,听闻这个消息,被称为“虎头狗”,号称“攻势权威”的沃克中将立即就把他们骑一师这张王牌打了出去。那时候的骑一师,作为美国第一批地面部队入朝参战,从洛东江反攻到突破三八线、进攻平壤,一直担负主攻任务,是时任联合**总司令麦克阿瑟的“宠儿”。下达任务的时候,沃克中将告诉他:我就是要用你们这张王牌杀开一条血路,饮马鸭绿江!
很豪气的话语。虽然久经战阵,也曾跟随巴顿将军横行欧罗巴,但霍巴特.盖伊记得自己当时依旧十分激动。然后,他就率领着骑一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