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文第一百八十二章元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正文第一百八十二章元帅 (第2/3页)

管道?”

    “据我所知,德国人在青岛建设的排水管道可以使用长达百年而不出问题!即便是遇上大洪水!,,而且,不仅如此,他们的下水道盖子也非常耐用,并且,按照规矩,他们还有下水道盖子周边的三米之内放置了可供替换了一些部件。据说,这些部件可以保存百年,到时候拿出来还是新的一样,换上就可以使用!”张力说道。

    “你这是说,”

    “严谨而周密!”张力叹了口气,“鲁迅先生提到过一种“拿来主义”我认为,对工作的严谨和事务的周密安排,以及其他各个方面我们都应该学会取长补短!譬如德国人在工作和科研方面的制度,我们完全可以搬过来,以此来培养我们自己的同志!”

    “照搬德国的制度?”叶剑英问道。

    “只是工作和科研。”张力连忙补充道。

    “你的这个建议我们可以考虑。不过恐怕要费些功夫!”叶剑英说道。

    “现在国内的各种工业和科研都还只是个开头,而越是在开始的时候建立相应完整周密的制度,越有利于我们自身!这就像红军,刚刚创立的时候,各方面的毛病恐怕是一茬儿接一茬儿,而如果我们在一开始就有今天这样相对完备的制度,肯定就可以减少许多损失,甚至能更早地取得胜利!”张力叹了口气:“这也像贵党和国民党之间的区别。国民党一直没有一个严谨的组织规刮,而贵党从一开始就有学自苏联的党组织的规章制度,我想,这也是贵党能最终驱逐国民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有道理。”叶剑英连连点头。从红军开始,他也是一路走过来的。当然知道中间生的那些事情。而就像张力所说,**学自苏联的严密制度确实是最终能够取胜的法宝之一,国民党在党的组织上的问题也确实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你的这个建议非常好。我会上报给中央的,一定不会让你的苦心白费!”叶剑英又道。

    “呵呵,你们能听就好。不过,我还是想说一句:不要太过迷信外国人,尤其是苏联的那些老毛子!”张力又道。

    “哦?为什么?苏联可是正在全力支持我们啊!”叶利英终于感到有些惊讶了。

    “那是因为斯大林需要中国替他挡住来自东方的压力,并且由中国吸引美国人的一部分注意力!说到底,这绝不是什么“国际主义”而是纯粹的为了国家利益。某一天,国际形势如果缓和了,苏联肯定找机会翻脸!”张力冷笑道。

    “不会吧?斯大林同志还是很讲信誉的!”

    “信誉?国家利益面前,有什么信誉可讲?”张力冷笑,“斯大林当初不也跟日本人签了互不侵略的协议?他签那东西的时候,可把你们这些中国的同志放到哪儿去了?苏联撺掇着外**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们这些中国同志的难处?解放战争的时候,你们都压到长江边儿上了,他不还撺掇着你们跟蒋介石和谈,希望两党划江而治?那可是正正经经地想分裂中国,免得到时候在他的东方出现一个强大的中国!说到底,那老货压根就是一个独裁者,压得全国上下连句质疑的话都不敢说,恐怕比希特勒还独,指不定哪一天就死在自己人手里!”

    “呵呵,这话如果传出去,问题可就大了!”叶剑英微笑着说道。

    “也就是在大陆传出去问题会很大,可那又怎么样?为了利益,斯大林就算知道了,还不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张力看了一眼叶剑英并不是很在乎的表情,心中大定。显然,这些革命先辈对苏联也有着清醒的认识。想想也是,这些老前辈从那么多年的斗争之中走过来。经历过不知道多少诡诱的风云,怎么可能看不清苏联的真面目?只是大家都不说罢了。想想日后赫鲁晓夫上台跟中国闹翻了脸,中国大陆方面立即就是“反修正主义”政局也没见得受到了对方什么影响。这说明,当时的中央领导人在这方面还是把得非常稳。

    小张啊,你看问题很深,听说还有预言家的称号,那能不能再帮我们看一下朝鲜战场呢?”叶剑英突然又笑耳呵地转移话题问道。

    “其实我们早就现了一个问题!”张力说道。

    “哦?”叶剑英问道。

    “一周!”张力伸出手竖起了七根手指头:“我们报社一个姓李的记者,是个大学生,他通过对数据的比对,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你们志愿军的攻势一般只能持续一周,之后,便后继乏力!”

    听到这句话,叶剑英两眼一眯,原本还有些笑嘻嘻的面容也立即变得严弃起来:“一周!七天?”

    “没错。”张力点了点头:“而我们报社另一个姓卫的记者,根据这个李姓大学生的推断,又对比朝鲜战场上刚刚生的第四次战役,现美军如果在七天之内向你们动进攻,必然受挫;可如果在七天之后,你们往往就要承受巨大的损失,乃至被迫撤退”

    “了不起!”叶剑英忍不住出声夸奖道。他其实也早就接到了报告。因为运输条件的限制,志愿军的战士们往往只能携带七天的物资作战,七天之后,如果不能打退敌军,那么,因为弹药和干粮耗尽,他们就要面对美军的狂轰乱炸而几无还手之力。彭德怀早就为此向中央诉过苦,可是,这一次还是被新上任的李奇微现了这个弱点,对方的“磁性战术”便是由此而来。可是,即便知道了这个缺点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因为志愿军战士最多就只能带上七天的物资,如果多带,行动就要受到影响,而如果少带,连七天都支撑不住,还奢谈什么打败敌人?而除此之外,志愿军战士因为营养不良,普遍患有夜盲证,以往赖以成功的夜战也渐渐的挥不出多少威力。

    ,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