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战中原 第五百九十一章 程咬金的三斧头半 (第3/3页)
下之所以迟迟不入中原,担忧的不是我们能否拿下这片富饶的土地。而是能否守的住,中原地区势力复杂,而我大夏如今疆域不内部尚且没有全部消化,人口不足亿万,却一口想要吞下吴宋,怕是要撑死的,而且中原诸侯众多,我们在这边影响力弱毫无根基,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被周边诸侯攻坚。所以陛下才会在大力增加国力的同时。逐步的向中原展,毕竟我们的目的是要占据这块肥异的土地,纳为我大夏所有。”薛仁贵作为兵部最具实权的镇守使,身上也挂着枢密院内的议政一职,属于大夏的战略的决策者之一。
吴国的人口还好一些,地方虽不足大夏疆域的三分之一强,但也有一万集六千万的人口基数,是大夏的两倍之多,而宋国的人口更甚,至少有两万万七千万,这还是保守的估计。毕竟大宋内部还有不少的异姓王。大宋立国的年头不比大夏短。但内部环境可比大夏复杂的多,大夏内部少有掣肘,人口也少,所以推行起户籍制度自然要快的多,而宋国地处中原,人口的流动性很大,加上自身人口也多,地方统治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彻底,尤其是国内的异姓王所统辖的州郡,几乎都是一个,个的国中国,想要得到一个真实的户籍人数,谈何容易。
大夏并不是当年的清军,数万兵马就能打下中原富饶之地,最后占据中国,如今的中原除了吴国,宋国。还有唐,清,秦,汉,魏,隋这些大的诸侯国,灭掉吴,宋简单,但吃独食难,占领容易,消化不易,这可是远过大夏人口基数的数倍人口。而且一旦大夏进入中原,为争夺地盘,肯定会与其他几个大诸侯国进行较量,大夏军在强,在没有一个坚实的根基前,贸然跟这些大诸侯碰撞都不会有好果子吃,所以大夏才会采取迂回之策二逐步的蚕食,并不断的向中原推进,这样虽然可能会耗费数年,甚至十数年,但这种方法却最稳妥。
“攻取中原,还早着呢?且不说山东才拿下三分之一,咱们北面,西北的强敌都在虎视眈眈,这些敌人不解决,我们要南下中原就不可能。说说眼前的吧,距离这里差不多一日的路程就能赶到石城,那里有着北海军的前锋军,这支军队打还是不打”。苏定方道,苏定方知道大夏如今差的不是国力上,而是周边还有束缚,而进取中原大夏必须用尽全力,而后方一但有掣肘,那么两头不得顾,会得不偿失。
“打,为什么不打,虽然我们不能让宋国太轻快,同样也不能让大宋败的太快,尤其是这北海国实力可远比其他的反王力量要雄厚,而且石州附近有矿脉,给他们增添点麻烦也好,最好是大宋内部打成一团,谁也奈何不了谁,那最好不过薛仁贵很是坚定的道。
“嘿嘿,反正也是顺路,就象刚才一样,杀个对穿,虽然要不了他的命,却足够他缓上几天了,马上就要到冬天了,如果真如星辰塔的那些星官说准了,怕是这雪一下,双方都要保持眼下的状况,双方都能得到难得的喘息之机会,明年将会很热闹啊”。
“如果是打的话,我们自然是没有意见,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两天半时间,应该能有充足的时间赶到石云渡口!”其他的人也纷纷附和,说起来这些将领各个都是战争狂,自从当上了军指挥使,甚至是镇守使。能亲自作战的机会可不多,而象这一次杀的如此痛快的机会更不多。
石城,依旧如往日那般保持着平静,但这平静之中却蕴含着压抑的沉寂,城内守将秦忠一刻不敢疏忽的带领麾下士卒准备滚木镭石,将靠近城墙的房屋尽数拆除,并对城内的粮草供应进行限制,以保证尽可能的支撑一段时间,城头上巡逻士兵一丛丛的走过,街头上也没了往日的繁华就算有人走动也都是匆匆而过,城内如此。城外也是如此,不断的加固营盘,打造攻城器械,看似平静的双方,都在为最后的血战做着最后的准备,战争一触即。而距离石城东北百里之外,一支墨黑色的铁骑以行军的度向着石城方向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