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一章 (第2/3页)
朕之所以向抢先开战就是想趁大充没有准备消灭其北线数郡之兵力。既可达到削弱大充的目的又能振奋军心士气。岂料傅恒、徐铮都早有防备致使朕功亏一篑。现在战不能战退不能退该如何是好?”
“王兄不必担忧。”慕容成正不想退兵立刻出声道:“臣弟来日愿再提本部人马出城迎战定要击败大充军队才回见王兄。”
“不行。”慕容胜摇了摇头道:“三弟你难道没有现这几日大充出战的军队每天都不一样么?大充这次号称五十万实则有二十万左右且后面还6续有援军。而我军连年征战已是兵员锐减赤城也不过十万铁骑。就算大充每日比我们多损失几百上千人到最后也仍旧是我们耗不起。”说着便苦笑道:“人多总归是有人多的好处。”
慕容成当然明白这个他属下的骑兵也从三年前的五万减少到现在的三万多而且还有不少新兵战斗力也远不如前。这三年的内乱给鲜卑大燕造成的损失确实相当的巨大。慕容成每想到此处便不禁咬牙切齿道:“可恨那该死的老四居然还敢背弃祖宗归顺大充朝廷。若是有天落到我的手上一定将碎尸万断。”
提起三年的内乱不仅在场众将便是慕容胜也觉得心里堵得慌。若不是这场内战堂堂的鲜卑大燕国又怎么会窘迫到这种地步?慕容胜摆了摆手道:“就不说这个了你们再想想究竟是战、还是退?”
“天王还是退吧。”拓拔雄又急忙劝道:“锐气失了还能再找回来;但若是把将士们的性命丢在这里可就搏命的机会都没啦。诚如天王刚才所言大充并不急于决战但每日都以小小说战消耗我军。长此下去便是耗也被那句老头耗光了。”
不错士兵折了锐气还能通过战争再激出来;如果丢了性命可就什么都没有了。慕容胜猛然站了起来道:“传朕将令明日五更启程大军撤出赤城。慕容成率所部将士断后等朕大军远离再弃城而走切不可贪战。”
“是臣弟遵命。”慕容成虽然极不甘心但却不敢未必王兄之命所以回答的很勉强。
慕容胜再看二弟慕容威似乎又在考虑什么事看来对自己否定了他的建议有些不高兴。这三个兄弟之中慕容威既不如老三勇猛也不如老四狡诈但却最老成稳重。所以尽管慕容胜对他有些不满但还是不得不重用。见到他这样的表情慕容胜便道:“二弟虽然撤退会有损军心士气但赤城实不能留。所以二弟也还是下去收拾准备跟朕撤退吧。”
“臣弟担心的并不是这个。”慕容威突然道:“刚才拓拔将军的话提醒了臣弟。大充并不急于决战不可能是为了长期与我军消耗。他们虽然人多但粮草未必充足。二十万大军是什么样的消耗?难道大充真能耗得起?所以臣弟以为他们必然是在等待什么。”
经他如此分析慕容胜也觉得相当有道理便追问道:“那二弟觉得他们是在等什么?”
“臣弟不知道。”慕容威又想了想才道:“但是臣弟听说大充皇帝为了对付王兄的天狼营特意创建了个必胜营。而这几日交战虽然能看到必胜营的旗帜却没有看到必胜营的一兵一卒王兄难道不觉得奇怪么?”
这三年来慕容胜的主要精力基本上都放在平定内乱上面。对大充的情况了解的并不十分详细。必胜营的名字他倒是听说过但具体情况就不知道了。而慕容成常年驻守赤城对大充的了解比较深所以很关注传言中的必胜营。
慕容成也听过必胜营三个字但他绝对不会相信世上还能有一支可以与天狼营相比的军队。笑道:“二哥向来都很是过分的谨慎区区一个必胜营能有什么好担心的?总有一天小弟会将秦舒那厮的脑袋一起砍下来送到王兄面前。”
“不可轻敌。”慕容胜回想起秦舒在驯服火龙驹时的勇武不禁感慨道:“秦舒智勇双全绝非寻常之辈。必胜营既是他一手所创想来也是大充精锐中的精锐。”然后对着拓拔雄道:“拓拔此事就交由你负责一定要打探出必胜营的行踪。”说着又冷笑几声道:“既然大充皇帝将必胜营视为朕天狼营之敌。那么只要将必胜营全行歼灭就可以沉重打击大充军队的士气。这样一来我军撤退造成的影响就会消失。”
诸将见慕容胜成竹在胸都齐声道:“天王英明。”
赤城外二十里是充军的大营。主营中飘扬着杆“句”字大旗表明充军的主帅是前兵部尚书句郗。皇帝李疆虽然执意北征但在主帅的人选上一直都很犹豫。最初李疆是很中意禁军都督萧刚但最近几次萧刚办事不利在皇帝的心中留下很不好的印象。北征是关系大充存亡的大事李疆着实不敢再轻易交给萧刚。于是任命兵部尚书句郗出任北征主帅而萧刚、秦舒分别为左右都督归句郗节制。
今天与鲜卑交战的是禁军镇军营由萧刚与镇军校尉罗寅亲自带领。镇军营虽然隶属大充禁军但战力还是不能与鲜卑骑兵相比。一场交锋下来阵亡上千有幸活下来的没有几个能不挂彩。
走到中军大营镇军校尉罗寅便将头盔摘了下来狠狠地扔在地上怒道:“都督句帅究竟作何打算?既不肯与鲜卑决战又天天派我等出战非但伤不了鲜卑元气反而徒自损伤士卒。”随行亲兵急忙跑过去将他的头盔拣起来。
萧刚则是默然不语禁军名额三万。这次除了骁勇营的三千将士留镇京城之外其余两万七千人都随军北上征战。经过十天的交战总共已经折损七千左右。这些都是萧刚一手带出来的部下心中怎么会不觉得痛惜?
但主帅的命令就是如此禁军每日派一营出战。不论胜负如何句郗都只是淡淡地回答一声“知道了。”似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