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章 (第3/3页)

沿途的风光。

    这次护送桓晨的灵柩队伍的度慢了许多秦舒才终于领会到蜀中风景。特别是经过剑阁的时候当真感觉到什么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果蜀国公真的起兵造反想要打出四川争夺天下固然不易;可朝廷想要派兵入川平定蜀中怕也十分的困难。

    再过涪县、绵竹、雒城便到了成都境内。马上就要见到蜀国公秦舒的心里难免有些不安。尽管他有信心蜀国公不会立刻造反但此行却还是相当危险。万一蜀国公看到儿子的尸体急红了眼马上把秦舒杀了祭旗也说不定。

    薛瑜则显得很平静对他来说这次回到成都就是一个新的开始。秦舒说的没错蜀国公只有桓晨一个儿子尽管桓晨死了之后蜀国公就算是绝嗣。但蜀国公绝对不会因此就改变他多年想要谋取皇位的野心。这样的话他就急需要挑选出一个可以继承他事业的得力助手。尽管桓延还有两个儿子可以让他过继。但毕竟远在京城一旦成了新的蜀国公世子皇帝是绝对不会放他们离开京城的。

    而薛瑜则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只要能在蜀国公面前表现出应有的能力以及绝对的忠诚就一定可以获得他的信任。更何况薛瑜在京城的时候已经彻底地获取孟娜的信任。有孟娜在旁边帮着说话薛瑜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大。这就是秦舒向薛瑜所献的借鸡生蛋的计谋;也正是因为如此薛瑜才会义无返顾地帮着秦舒、6云完成刺杀桓晨的任务。秦舒需要的是天下大乱借着军功起家而薛瑜则是仰仗蜀国公的势力平步青云。两人以后或者会在战场上相见但至少现在目的还是一样的。

    蜀国公桓帆亲自带着随从在成都城外十里相迎。看到爱子的棺木桓帆表现的相当平静甚至没有流下一滴眼泪。倒是其弟桓延看到久别的兄长忍不住眼圈红了又红。

    “秦将军。”桓帆走到秦舒身边道:“想不到这么快咱们就又相见了。只是上次本爵不知道将军的身份有怠慢之处还请将军见谅。”

    秦舒上次来成都是以薛瑜师弟的身份。加上当时与孟娜同行只是匆匆和桓帆打了个照面话都没有说上一句。桓帆现在知道了他的身份当然不能再像上次一样不闻不问。秦舒急忙答道:“上次末将是因私事路过成都不敢打搅千岁。这次却是皇命差遣只是……唉世子之事陛下深表遗憾还请千岁节哀。”

    桓帆瞟了那副上好的棺木淡淡地道:“晨儿自小鲁莽本爵早就提醒过他却始终不知悔改。落到今日的下场实在埋怨不得别人。本爵在府中设好宴席感谢将军护送晨儿灵柩回乡。”虽然这次来成都的正使该是太尉桓延。但他和桓帆是嫡亲兄弟自然不用见外所以秦舒反成了蜀国公要接待的贵宾。

    薛瑜在后面见蜀国公和秦舒客套完才上前行礼。桓帆看了看他身后问道:“计先生没有回来?”

    薛瑜答道:“贡品下毒之事尚未调查清楚。计先生有重大嫌疑所以陛下暂时将他留在京城。”这也是他和秦舒商量好的计无用是蜀国公桓帆身边的第一谋臣不论身份计谋都将成为薛瑜获取桓帆信任最大的绊脚石。所以秦舒向皇帝进言称计无用是蜀国公的左膀右臂千万不可轻易放虎归山否则将来必成大患。李疆的情报系统也早就调查到计无用的能力以及在蜀国公身边起的作用。便听从了秦舒的建议将计无用暂时扣押在京城。

    桓帆似乎才早就知道这个结果丝毫没有感到惊讶又宽慰了孟娜几句。便下令全部人等动身进城。

    由于桓晨的死整座成都城都变得萧索、冷清起来。城楼上全部挂着白幡街道上也几乎没有行人。到了蜀国公府更是一片素白。所有的家将仆役都披麻带孝。早先赶回成都报信的6云正陪着蜀国公夫人站在大门等候。

    远远看到桓晨的灵柩蜀国公夫人立刻就跑了上来趴在棺木上失声痛哭。她与桓帆成亲快三十年只生下这么一个儿子。两个月前离开成都的时候还是意气风可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一具冷冰冰的尸体。

    “我的儿啊……”孟夫人每一次撕心裂肺的呼唤都让在场的人感受到她的悲痛。桓帆尽管表现的很坚强此时的眼里也已经噙慢了泪水。

    “把夫人带下去。”桓帆深深地吸了口气将眼泪忍了回去。但无论丫鬟们怎么拉扯孟夫人就是不肯离开棺木半步。还是孟娜走到她的身后抱着她道:“姑姑进去吧。晨哥哥看到你这个样子在天上也不会安心的。”

    或者都是孟家的女人在孟娜的劝说下孟夫人终于逐渐收住哭声任由她和丫鬟们搀扶入内。送走夫人桓帆刚刚松了口气却马上又听到门口有个苍老的声音道:“孙儿我的好孙儿在哪?”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